1 鉴于中小学教师中慢性疾病的多发,应加强对教师的健康教育,相应地调整健康教育对策,即从被动地接受或服从外在的健康对策与要求,以改变生活方式,到主动地以自我能够辨别并希望的生活方式的基础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将健康视为终生生活第一重要的东西,学会自我的健康促进。
2 确立“终身健康观”的理念,使健康教育适应于教师个体的每一发展阶段。在就读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时期,就应根据未来教师职业所实用的健康体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入职场后,相对于学生时代的体力劳动的成分在减少,脑力劳动的成分在增加,高度神经紧张不断更替高度肌肉紧张构成教师职业劳动的新特点。应强调健康教育的适时性和阶段性。而“终身健康观”则是促进健康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3 开展“体育锻炼”、“营养饮食”、“戒烟戒酒”及“减轻体重”等活动的综合健康教育。这一概念本是欧美一些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提出的。考虑到我们中小学教师目前的健康状况,我们认为可以借鉴这一模式于我们教师的健康教育。
4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健身意识,引导或要他们执行学校作息制度,随班参加“大课间活动”,最少能够保障每天半小时的有氧健身活动,改善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