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团队合作-诊断咨询-竞赛型”实践教学模式
 
更新日期:2019-11-27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浏览次数:19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结构模型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很强,需要依靠:学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成。本文从这四方面出发,结合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

 
1、结构模型
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很强,需要依靠:学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成。
本文从这四方面出发,结合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构建了“团队合作-诊断咨询-竞赛型”实践教学模式。
图1中的“双师指导”是指每名学生分别设校内和校外两位指导教师。其中,校内指导教师主要由实习团队自由选择或学校指派,而校外指导教师则由学生所在实习单位指派。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支持。实践学习前期学校层面的支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对学生选择调研的企业进行规范与指导,提供培训支持;第二,学校组建相应的教师指导队伍,为学生实践分配具备一定能力和责任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层面的支持主要有:第一,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以及配套的培训体系等;第二,为实习学生团队指派一名来自企业的、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指导教师,作为学生与企业有效沟通的桥梁,促进学生与企业双方相互了解与认知。自由组建实习团队,有助于充分调动团队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每个实习团队结合所学专业,自行选取调研企业,制定团队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实地调研,开展企业管理诊断咨询活动,挖掘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或者竞争优势,并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分析。
“企业实践”是指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到相应企业实习。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诊断,并结合所学理论和企业实际需要提出咨询建议。在诊断咨询过程中,来自学校和企业的两位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各有分工,相辅相成。其中,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诊断咨询选题、技术方法等理论知识进行辅导,为实习团队的咨询诊断进展及时提供理论支持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而校外指导教师则主要负责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并协助实习团队开展诊断咨询工作,结合企业现状对学生的诊断咨询方向进行指导。
“考核交流”包括实习成果考核和汇报交流两部分。成果考核主要根据实习周记、企业诊断咨询报告、诊断咨询大赛初赛成绩等综合给出实习成绩。校内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提交的考核材料进行评分,占总分数的50%,团队成员互评,占总分数的10%,诊断咨询大赛初赛成绩占总分数的40%。汇报交流旨在以竞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诊断咨询大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赛,由各专业负责组织,请5名教师担任评委,对所有本专业的实习团队诊断咨询成果进行考核、打分,评分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诊断咨询报告的观点明晰、研究方法、论据充分、知识运用、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表达与应变能力、PPT制作、时间把握、团队风貌和问答情况等,初赛成绩计入实习总成绩;第二阶段是复赛,也可称为决赛,晋级复赛的团队大约占初赛团队总数的15%,所有参加复赛的团队均可获得一等、二等或三等奖,颁发奖状、奖金或奖品,所有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也颁发奖状、奖金或奖品。
2、实施流程
(1)实习前动员与培训。实习前各实习单位组建实习领导小组,制定实习大纲、实习进度表等相关文件,对学生进行培训与动员,培训内容包括实习动员、实习要求、诊断咨询活动的开展、实习报告的撰写、专业知识讲座等。
(2)组建实习团队。由学生自愿组成实习团队,选举团队负责人,提交团队成员通讯录。
(3)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院公布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名单及联系方式,由各团队负责人与指导教师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向后,上报各专业实习负责人。若团队未选择指导教师,则由各专业按有关规定为学生指派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由学生确定实习单位后,由实习单位指派。
(4)确定实习单位。学校提供介绍信,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要求联系的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必须与所学专业方向相关。确定实习单位后团队或实习学生要提交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函、学生校外实习安全责任书。
(5)正式实习。由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跟班实习。实习前四周,每个学生每周要提交给校内指导教师一份实习周记(电子版),实习结束后一周内,每个实习团队要联名提交一份诊断咨询报告(电子版)。返校后提交纸质版实习周记和诊断咨询报告,以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鉴定表。
(6)成果考核与竞赛交流。校内指导教师评分、团队内成员互评和诊断咨询大赛初赛评分作为实习成绩。按照制定的诊断咨询大赛规则,每个团队都必须参加各专业组织的诊断咨询大赛初赛,各专业选取15%优胜团队参加学院组织的诊断咨询大赛复赛。复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所有进入复赛的团队及其校内外指导教师均获得相应等级的奖状、奖金或奖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团队合作-诊断咨询-竞赛型”实践教学模式

下一篇: “团队合作-诊断咨询-竞赛型”实践教学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