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诚信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也重视研究国外诚信教育,建国以来,积极引进国外诚信教学方法,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法”、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等。
同时,学者也对世界各国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施铁如的《面向新世界的品格教育》[9]一文,提及美国教育部在1987年批准了公立学校的“塑造品格”计划,要求在学校中加强品格教育。
德国人性格严谨、认真、诚信,赵荣在《德国诚信教育之启示》[10]一文中提到,德国的诚信教育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着力学生营造全面的诚信氛围,其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有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义务。
国内学者研究国外诚信教育,重点于其政府和学校的具体措施,但这些举措根植于本国的本土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学校道德方式,不能直接套用。诚信品质需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其教育方式需与本土文化及社会背景想一致。
(二)国内诚信教育的研究现状
截止2018年5月30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直接检索“诚信”篇名,得出文献有64,889篇,检索主题“诚信”为,至少有90,294篇,其中,关于学生诚信的文献约6,833篇,而关于高校诚信的文献有2,526篇,由此看来,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有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文献经排除与本文无关之后,剩余论文主要包含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分析和成因、调查结果、总结经验和措施对策、理论探究等,同时,借鉴国外诚信教育方法提出建议。有些文献分析了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实施措施,但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举措,更像是总结现状,没有重视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学者从某些新角度提出了新举措和具体实施途径,但是未考虑到学生个体性,忽视学生在诚信品质学习中的主动性。
综上表明,高校诚信教育虽有一定的重视,但相关理论还不够完善,未完全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