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尚不能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督导工作本身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督导工作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证
教学督导制度建设是实施教学督导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总体要求,它规定了督导工作的性质、任务、原则和目标。为了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建立了教学督导队伍。如有的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直属学校领导,聘请了一批德高望重、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教授或管理专家担任督导委员。但是,教学督导没有统一模式,督导工作内容五花八门,有的督导机构成了教学管理部门的“雇佣军”,根本没有自己的运行机制。
由于督导工作缺乏一个切合实际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缺乏完整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教学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督导工作“责、权、利”的关系等实质性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影响到了督导工作效果,甚至有些学校的教学督导队伍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督导队伍结构缺乏合理性
任何管理行为都会在一定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也是如此,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态度、行为举止等都会直接影响督导的效果。在选聘督导人员时,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这些人员在督导的工作时间上确实得到了保证。但是,现代教学督导的宗旨更强调质量意识、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团队精神和客观公正评价,督导人员不再仅凭个体的权威与超强的能力来开展工作,他们需要团队的整体力量,和谐与相互取长补短。在实施督导行为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充分尊重督导对象,对事物的判断更强化细节和理性,工作方法也由单纯的感性评价指导转向调查研究、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客观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只有适应这种转变的人员才有可能进入教学督导队伍。老教师们无论在精力、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或多或少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清一色的退休老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队伍不是理想的队伍,这样的队伍结构缺乏合理性。
3 .督导工作范围狭窄、工作方式简单
教学督导是学校依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其职责是对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进行检查与调研,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督促和指导。但是,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往往只重视对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等方面的检查;只重视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督导,忽视了实验教学、专业实践及作业批改等其他教学环节;只重视对教师的督导,忽视了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管理情况等的检查。这种片面的督导工作现象,缩小了督导工作的范围、削弱了教学督导应有的作用。另外,督导人员在对某项工作的督导结束后,有关信息资料的整理不及时、总结不到位,或者是不能及时地将整理好的督导报告送达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或者是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不及时处理教学督导发现的问题等等,没有发挥教学督导工作应有的作用。
在如何评价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督导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没有督导工作的明确标准,存在督导工作方式简单、重“督”轻“导”的现象,最终导致督导过程中人为成份过大,对教学质量的督导和评价难以达到真正的客观化和科学化。如:有的新建本科院校把教学督导工作仅定位于督促、检查方面,在工作过程中只注重发现问题、“挑刺”、“ 找毛病”,忽略了正面指导和引导;或者是简单地通过一次听课来评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师的考核、评优、或晋升职称都与这个评定结果挂钩。这样做使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大,甚至对督导工作采取抵触的态度,造成了督导人员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