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四创”特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更新日期:2019-11-29   来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高校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结合四创特色的教师培养机制,帮助教师成长。切实担负起培养创新型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高校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结合“四创”特色的教师培养机制,帮助教师成长。切实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
1. 转变教育观念,研究动力因素,建立柔性管理策略,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需要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高职院校需转变育人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的动机和人才培养途径,研究柔性管理策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创新的文化环境,激发教师创新动力。学校应强化服务意识,能为教师潜心研究提供时间和经费等保证,制度向创新型教师倾斜,保护教师的创造能动性。避免急功近利,让教师能潜心研究,打造学术精品,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2. 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扩展教师知识体系,开拓创新思维
知识是创新的来源,只有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才能产生创新思维。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做到全面掌握学科前沿技术,学科交叉中融合多领域知识,形成综合知识网,培养教师创新情感,开拓创新思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学科间交叉融合趋势加剧,高校教师要想成为创新型教师,需要持续高强度的学习,以不断的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高校应采用更灵活的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持续学习,不断充实专业新的理论和技术,注重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思想变化的本质,全面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不同学科教师间应相互沟通,彼此启发,促进知识相互融合、内化为一体,形成文理渗透、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扩展教师创新知识体系,开拓创新思维。教师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对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3. 共建多方合作的学术交流平台,保障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使命,不参与科研活动教师就难以履行知识创新的职能,也绝对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倡导教师自由探索、相互沟通、彼此启发的学术交流平台。高校必须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交流机制。一、加强与政府合作,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结合国家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标志性的成果。二、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做到多领域协同发展,采取项目和作、课题校企合作,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三、培育跨学科科研团队,发挥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形成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多学术视野,带动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
只有给教师搭建好学术研究交流的基本平台,他们才能专注于相应的研究领域,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这是培养创新型师资的有效途径之一。
4. 建立激励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创新可持续发展
高校实行岗位聘任制后,原有的考核不利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建立分类考核体系和方法。从过去静态、单一的考核方式,逐步形成动态、多元和综合的评价。除对常规教学工作考核外,还要把科研业绩作为主要指标进行专项评价,对创新型教师给予重点倾斜,继而把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与创新成果挂钩。鼓励教师追求卓越,静心研究,使外来激励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促进创新可持续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四创”特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下一篇: “四创”特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