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职业教育和县域经济融合的现状
 
更新日期:2019-11-29   来源: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2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性发展的地位问题,县域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努力奋斗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的成就,但在职业

 
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性发展的地位问题,县域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努力奋斗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的成就,但在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和职业教育助推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上,仍有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和供需要素不充分的问题。
1、职业院校独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难度。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面向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围绕办学目标探索和偿试了诸如“委托培养”“定向培养”“2+1学工交替”和“现代学徒制”等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参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但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一是校内专业能力实习和职业技能实训项目落实到位难,职业院校受办学经费限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设备需求量大、实训场所大、实习耗材多、项目训练多的基础设施投入,校内无力承担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岗位技能实训项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也不愿意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含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致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职业技能实训落实有难度,许多校外实习流于形式、请勿动手。二是职业院校实训设备的技术等级滞后,在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下,职业院校可动用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替换技术更新快、需求数量多、资金投入大的实验实训设备,更何况校内实训设备再先进也总是落后于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很难培养满足企业追求效益所需要的职业化人才。三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受限,现有职业院校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岗位职业技能锻炼,他们仅有理论教学、职业培训的专长,不熟悉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工艺流程、管理流程和职业岗位技能,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生产工艺、岗位技能的实训是软肋、是弱项,培养吸引力强、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有难度。
2、县域企业参与职业化人才培养有风险。县域企业参与本区域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是实施产学结合的根本保障,是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是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受益终端和最大受益者,但县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承担很大风险。一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不一定是受益者,培养职业化人才要有一个成长过程,企业需要花用3~5年的跟踪带教培养,方有可能成为一名企业合格的职业化员工,期间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心血助其成长,待他撑握某一岗位的操作技能或成为某一岗位上的操作能手后,企业将面临着他的“跳槽”,企业损失太大。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投资风险大,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专业实习,需要安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带教,需要提供专项设备和专项实习经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安全成本,影响着带教职工的正常工作质量、工作绩效和工资收入,存在生产安全、食宿安全和人身安全,增加了企业投入的综合风险。三是职业岗位供求矛盾难以缓和,一方面企业需要新职工加入,又担心新入职学生挑肥捡瘦,不能完全胜任岗位职责或不安心本职工作,于是对新入职的学生产生态度冷漠,用较长时间打磨他们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潜心做好基础工作的毅志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忍耐力,锻炼他们的专业能力、岗位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到企业入职后,得不到企业的即时关心、关爱和工作岗位重视,特别是新入职学生比较在意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福利、晋职空间的职业规划,存在眼高手低、心浮气燥的心态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理,不能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把精力集中在寻找更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好”单位上,难以缓解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
3、国家保障体制缺乏相关制度。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全民职业素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职业院校成为产业提质增效和现代农业规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助推发展,但职业教育产学结合仍是比较薄弱的。一是国家缺乏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制度保障,从1958年教育方针到1998年《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都提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一直未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可操作细则与条例,在1992年教育体制改革后,职业教育承办院校同原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改变了,学校与原同行业企业的纽带割断了,再到企业改制后职业院校与区域企业之间只剩下买卖关系,职业院校落实校外教学实习实训的难度加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成为“跛腿”教育。二是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缺乏管理规章,譬如职业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接受校外实习实训时,企业应具备什么资格、提供什么条件、履行什么职责、承担什么教育任务;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职业院校应承担什么职责、履行什么义务,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政府应如何管理考核和给予补偿的政策,在形成共同依法管理、合理规避风险和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条文与制度建设上有滞后。
4、职业教育对县域人才贡献度偏低。从课题组对宜昌市范围内县域人才贮备情况调研大数据来看,县域人才缺乏集聚效应,县域经济人才分布效应不明显和人才成长空间不畅通,教育、医疗、生活等层次落后,制约了县域人才的存在价值,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是县域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年轻人才青黄不接,35岁以下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致富引领人才奇缺;二是县域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党政人才分布在县级及县直单位,专技人才集中在教育、卫生战线,乡镇涉及农业、文化、水利等行业人才明显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县域企业中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的职业化人才缺乏,各类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尤其是教学骨干和县级医院专业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四是农村中青年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职业教育及其培训后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职业院校毕业生甚至大学生毕业后因县域工资水平低、福利待遇低、发展机会少,不愿回本地工作或回乡务农,农村基层中坚力量缺失。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职业教育和县域经济融合的现状

下一篇: 职业教育和县域经济融合的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