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时代内涵及特征分析
 
更新日期:2019-12-02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23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尤其是民族村寨社区教育,既是历史使命,又是时代要求。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村寨社区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尤其是民族村寨社区教育,既是历史使命,又是时代要求。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村寨社区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又有利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还有利于消解二元社会结构,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同时,新的历史背景也赋予民族村寨社区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一)时代内涵
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独立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是一种社会与教育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和实践活动,因其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与社区生活联系紧密。尽管我国教育历史上曾出现带有社区教育萌芽色彩的教育形式,如,乡约、社学等,但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则是一个舶来品,滥觞于美国学者德威(Deway,1915)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总结以往历史经验、参考国外社区教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以试点的形式使社区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与此同时,伴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兴起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已被世界各国接纳并付诸实施,但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各家自圆其说、各有侧重。
本文立足于社区教育本质,结合民族地区地域特点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将民族村寨社区教育定义为:为实现民族村寨振兴而开展的以社区为载体,增强社区全体成员主体性,融合社区内各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提升民族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并以最终促进构建一个管理民主、文化繁荣、生产富裕、发展可持续的民族社区为鹄的的教育活动。
(二)特征分析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是城市的产物,这种带有城市属性的社区教育很难适应民族地区农村的社区环境和教育现状。尽管我国民族地区的生存需求多种多样,但总体不外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方面,而这五个方面又恰好对应了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阶段性任务。基于此,笔者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特征表现为如下方面:
1.以行政推动为核心
民族地区相较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往往需要借助党政机关的领导和行政力量的推动。即民族村寨社区行政职能管理机构要发挥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的作用,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行政管理的形式促进社区成员活跃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使民族村寨社区教育实现有序开展、有效治理。
2.以村寨文化中心为依托
民族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地区的人文风貌,在地方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社区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宗教信仰和传统民族习俗,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有一些集体性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会在一个比较固定的地点,如比较开阔的村寨交通中心、或者村中祠堂、寺庙等,例如京族的哈亭,是京族举行唱哈节的固定场所,京族在此地以唱哈(京族语言中唱歌的意思)的形式拜神祭祖;又如侗族的鼓楼,是侗族议事、祭祖、教育、娱乐的重要场所。这些地点无疑具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天然优势。
3.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
实现自主、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民族文化、经济生产、环境卫生、人口健康等多个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系统地贯穿到民族村寨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学与规划之中,通过综合教育,唤起社区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关系,科学开展劳动生产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构筑一幅和谐、生态、宜居的民族村寨社区图。
4.以学校—社区双向滋养为动力
一般说来,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村寨),知识分子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学校,学校教育是发挥民族文化濡化和民族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场所。民族村寨社区支持、参与学校教育,并把学校教育纳入到村寨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学校教育反过来适应村寨社区发展的需要,为村寨社区教育提供人才保障,提升社区内民族成员的民族文化素质、自主生产能力,以实现民族地区人人生活富裕、乡村产业兴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时代内涵及特征分析

下一篇: 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时代内涵及特征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