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道德经》哲学智慧对当代师者个人修养之启示
 
更新日期:2019-12-04   来源:人民教育   浏览次数:2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为人师者,首先肩负着传承绝学,传道树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和责任。所谓正人先正己,故欲传大道者,必先修身正己,真正做到善报大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为人师者,首先肩负着传承绝学,传道树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和责任。所谓正人先正己,故欲传大道者,必先修身正己,真正做到“善报大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才能培育真正的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愈来愈丰富殷实,然而精神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却有不断加重之趋势。在物欲横流,权力当道的现实生活中,作为相对清贫的教育者或者受教育子弟,如何去面对权力、金钱、地位、竞争的诱惑和争夺呢?《道德经》给了我们开启心灵困境的一把钥匙。唯有以道修身,身化于道,才能从异化的“私、妄、昧”的俗众向“公、正、明”的真人复归。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域中四大”之一的人,欲要超脱世俗功名的困惑和束缚,必须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大道行进,自觉地把握大道,以人之道合天之道,认识天地,认识自我,才能拥有一颗“不争无尤”“宠辱不惊”“致虚守静”的圣人之心,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1.修圣人之心
身为施教主体的师者首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要达此境界就必须修炼一颗圣人之心。《道德经》告诉了我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就是圣人之心的境界。圣人,就治身而言,是体悟大道,返朴归真做人,修炼自我,修炼圣人之“无心”境界,方能为世所尊,为世所范。
如何修炼圣人之心呢?老子告诉我们首先要做到“德善”和“德信”。师者要以大道为根本,不因为环境和人情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待受教者的善和不善、信与不信都以一样的善良之爱心和诚信之心相待,方能“浑其心”“皆孩之”。其次要做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大道无言,大道无际,天下万物都在不断的阴阳变化和发展之中,人生从开始到最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生活必然会经历成功的乐趣,体验失败的沮丧,享受幸福的喜悦,感受迷茫的无奈,忍受病痛的折磨。当面对这些荣辱、得失、成败、哀乐、爱怨之时,我们的任何情绪反应都无法改变这些现实的变化,不如以一颗“无为”之心“处无为之事”,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泰然处之。从容与淡定的“无为”可以避免人生的痛苦和迷惘。当为师者拥有一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圣人之心,其行为处事必然与大道融为一体,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一切变化困境。师者的“无为”“无欲”的实际行动具有道德示范和导向作用,引起受教者的效仿和共鸣,不知不觉中对受教者“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行不言之教”之境。
2.施尊道贵德
师者,欲施教大道,首修其师德。《道德经》第51章中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之所以能生长和发展是因为顺应了客观自然规律,也就是顺应大道,而万物产生后需要以“德畜之”。“道生德畜”产生了“道尊德贵”,就要求师者布道要做到“尊道贵德”并且“莫之命而常自然”。
作为师者,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干涉受教者的学习活动,不可急功近利。“德者,得也”,为师者的行为必须合乎大道之大德,在个人修养上要无欲无求,即便付出得不到回报,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怨恨,否则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烦恼和怨恨,做出干涉教育规律之行为,从而误人子弟,害人害己。“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所以师者要拥有“尊道贵德”之心,在自己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上加强修养,以达到圣人之境。
3.与上善若水
为师者应当传道天下,授业众人,解惑众生。这就要求师者必须拥有一颗广济天下,海纳百川和持之以恒的“水”之心。上善若水,水有七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有德之人的人格如水一样居于谦卑之地,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这是理想的圣人品格。水出山谷,遇石而绕,随山而转,用阴柔之力,峰回路转,奔流不息,终奔向宽广的海洋。上善体道者应具有广阔的包容心和自省反思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心灵的虚静和博大,才能适应事物的发展,顺应天地自然之道。
作为当代师者应像水一样具有博爱心、包容心、渗透力、亲和力,具有宽广包容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甘居人下的德操,无声无息地以爱心、耐心、恒心浇灌未来的花朵,顺应教育规律,培养适应社会之英才、国家之栋梁。
4.致虚静抱一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德经》揭示的圣人修养的至高境界。“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根,动是其表。有、动终必归于不有、不动,所谓“归根曰静”。“虚静”是一种自我觉醒的状态,将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天人合一之后,方能达到“无我”之状态,这最接近“水”的顺势而为之柔弱,可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圣人抱一”之态。
当代师者面对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应学习古人“致虚守静”和专心“抱一”的人生处世态度。守贫抱朴,摆脱外界的诱惑,回复婴孩一般平和空灵的心境才能以身作则,消除不合理的物欲,言传身教,为受教者做好榜样。教育的过程就是为人师者、为人父母的言行规则和所授大道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当师者面对他人奢华、富贵而无所欲求时,受教者也会从其言行中获得容纳万物万态而不失真我本性的从容与淡定。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担忧“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当今充满欲望的应试教育的下,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忽略了自我内心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对道德品质的向往。所以作为当代师者有责任,有义务带给学生最本真最质朴的教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道德经》哲学智慧对当代师者个人修养之启示

下一篇: 《道德经》哲学智慧对当代师者个人修养之启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