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各执行要素间的层次关系与职责
 
更新日期:2019-12-04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2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路径,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执行要素和职责进行梳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路径,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执行要素和职责进行梳理。因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多,如果高校的各执行单位或群体间职责履行不足,便会导致部分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而出现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评价不一。
(一)学校是顶层设计师。
学校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抓好督促与落实工作,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战略高度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明确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与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出台育人工作等效评价机制。宣传部门要全面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宣传成功做法和经验,全方位报道“课程德育”好教师、好故事、好案例。人事部门要做好新进教师的政治素质审查,严把师德师风,并强化教师的德育技能培训。教务、教学部门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与知识需求,根据“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提出课程改革思路和建设指导方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毕业设计环节等协同互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各职能部门要联合建立以育人效果为导向的课程考评与激励机制,将教师的育人工作结果作为教师定岗、定级的重要考察因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协同、共享平台,探索以科研、实践、服务等不同类型的“名师工作室”模式推进落实十大育人工程。
(二)学院(系)是基本执行部门。
学院(系)作为高校的基本育人单位,必须执行好学校和上级工作精神,落实育人职责。一要做好课程和任课教师遴选工作;二要构建“大思政”、“大协同”育人格局,强化思政学科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线教师与思政工作队伍人员的交流,做好教师育人工作培训;三要出台“课程思政”具体执行方案,开展学生职业发展的满意度测评,做好评价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四要做好案例总结,挖掘优秀教案和育人典型,做好经验推广和案例交流;五要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团委一起,联合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开展校地联合培养,强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深入行业一线,培养学生基层情怀和担当意识,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学科(课程组)是核心组织。
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授与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有机融合是开展课程育人工作的核心目标,各学科领域的交融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学科要积极倡导全方位开展德育教育,引领其他学科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要主动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做好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和教案整合工作。其他学科或课程组一要主动争取和思政学科的教学合作和共同研究,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要以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课程选择和知识需求为驱动,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和培养方案修订。在培养方案设计时,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根据行业人才标准,借鉴OBE理念设计能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四)教师是落实任务的关键群体。
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中指出,教师要牢牢抓住“教”这个核心,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爱”为核心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真正将“课程思政”作为可塑造学生心灵的一门学问来研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课程的价值导向和讲授目的。首先,在研究课程大纲和进行教案设计时,要树立“学科交叉”意识,系统而科学地做好思政元素挖掘与导入,建立知识与人生、与社会责任等多向度的交融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内容自然地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关注和观察,对学生中存在的不恰当思想、观点、态度进行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再次,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统一。在生活中,率先垂范,成为学生做人做事的一面镜子;在学术追求中,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不断攀登学术高峰,成为学生求学问道的一面旗帜。以作者工作的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在农学类专业课程中要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充分结合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厚置农耕文化,培养“三农情怀”,并配入身边案例鼓励学生树立“学农、爱农、务农、志农”的求学目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各执行要素间的层次关系与职责

下一篇: 各执行要素间的层次关系与职责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