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西南联大所取得的成就、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缘由、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西南联大对高校建设的启示等问题。
在西南联大存在的八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杨立德指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培养学术人才的同时,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整个国家的国防工作、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对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尽了自己的力量。为何西南联大能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难以企及的成就呢?熊朝隽先生认为这与学校的办学作风及学生风貌息息相关;谢本书在其对西南联大的系列研究中强调西南联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追求培养人才、学术研究、民主治校以及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的不竭动力;杨立德在《西南联大是联合办学的典范》一文中则突出了联合办学的优势。陈平原先生则指出:“九年联大,最让后来者怀想不已的,很可能正是此逆境中师生‘打成一片’,一起经历苦难,一起探索学问,因而,‘又严肃,又快活’。这一工作状态,在我看来,既学术,也精神,乃大学之为大学的理想境界。”作为通识教育成功实施的典型,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无疑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西南联大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一文概括了西南联大通识性教育具有的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通识课程的设置与联大注重“通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通识课程的设置有着普遍性和强制性;三是通识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知识的“文理渗透”和“中西会通”;四是通识课程的设置有着学科差异的不同侧重。
西南联大对高校建设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对今天高校教育的启示》提及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对今天高校教育的几点启示:高校教育的基础在于良好的师资、注重综合性知识的传授、借助高淘汰率来提高学生的质量、通过科研来培养学生、以人才流动增强自身活力。《从西南联大看一流大学的建设》认为西南联大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流大学,“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为世界所瞩目。西南联大拥有的“大教育家”、“大师”、“浓郁的学术氛围”、“通才教育”,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是值得学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的启示》认为西南联大先进的办学理念、注重师资建设的发展理念、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值得当前我国大学改革借鉴的宝贵经验。
除了西南联大之外,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浙江大学等学校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然而,相较而言,西北联大、浙江大学等学校的研究比西南联大的研究少了许多。《关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研究的现状及分析》一文的作者便认为有关西北联大的研究十分薄弱,这与西北联大存在时间短、撤离后没有在原址留下办学实体、地方政府未能对西北联大给予充分重视等因素有关。尽管有关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研究也不是很多,但出版了一些重要的书籍,如《浙江大学在遵义》一书包括院系概况、人物传记、遵湄史话、诗文拾零、附录五个部分,收录浙大教授、校友及子女回忆文章近120篇、诗词165首,全书64.5万字,插图22页,全面反映浙大西迁遵义时的办学情况及师生工作、学习的情况,为研究浙大西迁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而《永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一书则以翔实的历史图片资料、文献史料展现了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贵州遵义和湄潭艰苦办学的历程,以丰富的内容揭示浙江大学永远的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