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接接触--在校园生活中创造接触条件
直接接触是指两个或多个群际之间的实际互动,已有研究表明:具有明显群体标签的不同群体通过频繁的直接接触可以消除彼此间的刻板印象,促进不同民族群体间的理解以及文化的内化。在民族聚集地直接接触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班级中开展趣味运动会是培养不同民族学生间友谊的有效方式。班级组织的趣味运动会更强调娱乐与趣味,将班级中不同民族的学生混合分组,比赛项目可以有 “亲密二人行”、“三人四足”、“往返接力跑”等。这样可以使不同民族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合作追求集体的胜利,在最佳的条件下增加学生的直接接触。同样,也可以利用班级的综合实践课培养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情谊。比如引入回族编织、剪纸等民间传统活动,让回族学生教汉族学生少数民族的技艺,在突出学校民族特色的同时,增加了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除此之外,合作学习也是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往的好方法。例如将不同民族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学习小组,每个组员得到完整课文的一部分,组员需要分别学习自己的那一部分再分享给其他组员,全部组员共同努力才能学习到完整的课文。合作学习不仅能增加了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交往,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间的赞赏与移情。趣味运动会、民族特色的实践课及合作学习加强了不同民族学生的交往,淡化了民族界限,能减少交往中的焦虑,澄清错误信息,改善了民族偏见与歧视。
( 二)间接接触----在校园文化中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少,汉族学生缺少面对面直接接触他们的机会,有些学生的人际网络中根本没有少数民族。故该地区学生接触少数民族的机会少,所以难以通过直接接触改善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与歧视。想象接触不受时间、空间及人际网络的限制,操作简单、花费成本低,更适合在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少的学校使用。研究表明,想像接触可以提升外群体态度,增强对外群体变化的感知以及对外群体积极特质的表征,可以很好的促进群体成员对直接群际接触的积极行为意向,增加未来群际接触的自我效能感,并促进外群体信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回族花儿》、《拉萨古城》等反映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民汉友好交往的视频、图片,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澄清汉族中小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错误信息。树立少数民族成功的榜样是改变消极刻板印象的有效途径。学生干部通常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桥梁,在帮助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学校应该让少数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担任学生干部,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师生们不需要直接接触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只需通过口耳相传,增加对其积极品质的关注,就可以改善汉族中小学生对其能力的刻板印象。
除想象接触之外,替代接触促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替代接触,是指通过观察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如何与他群体成员进行接触和互动的过程,从而提升群际态度的方式。学生不必亲自接触民族同学只是观察其他同学与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就能提高其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认同。教师是学生获取关于少数民族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是内群体中的权威。对美国、瑞典、日本和香港师生的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教师积极的、赞赏的、民主的态度对改善学生的消极态度也有促进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教师的影响,利用间接接触的方式改变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等时间与学生分享自己同少数民族人民交往的积极经历,教师生动的描述,加上描述过程中表现出的平等与欣赏的态度、积极与愉快的体验,使学生增加了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减少了未来交往中的焦虑。同时,教师在讲述与少数民族交往时的非言语行为(如微笑、点头等) 同样可以向学生传递了关于少数民族的积极信息,增加了汉族学生同少数民族学生交往的意愿。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少数民族朋友,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少数民族朋友的优点,一同经历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教师及同学的分享,使汉族中小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发现少数民族朋友的积极品质,从而跨越民族的界限找到他们与自己的相似处,改善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还可以在学校举行民汉团结表彰大会,“我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演讲大赛等也可以改善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如,每年五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民族团结教育月”,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演讲赛,同学们分享维吾尔族人资助汉族大学生、民汉合伙卖切糕的典型事迹。榜样的树立改变了人们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增加了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意愿,从而减少了汉族中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与歧视。
( 三)群际共情--在理解中实施民族团结教育
在学校中因为一些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和文化不太了解,难免会对他们形成刻板印象。如何减少这种元刻板印象呢。群体共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群体共情是指在两个群体实际互动或想象接触时,其中一个群体的成员开始间接体验和内化另一群体成员的认知、情绪和情感的过程即站在他群体成员的视角思考和看待问题,理解他群体成员情绪情感的产生原因,从而体验到相应的情绪状态的过程。研究表明个体采取外群体成员的观点有助于更好的群际评价。例如,共情有助于自我与外群体成员的认知合并 以及强烈的不公平感继而产生对外群体的积极态度。首先,认知共情有助于人们产生更多的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继而降低了种族偏见。引导被试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待种族偏见的事实,发现他们比保持客观态度的被试有更多不公平感,并促使人们对那些不公平对待他人的人产生惩罚意识。已有研究发现,在被试阅读完关于不公平的文章后,让其想像文章主人公所处的情境、主人公的情绪情感状态,发现这种干预可以增加被试的共情关注水平,而共情关注又会反过来增加改善这种不公平的意愿。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利用班会,学校集会等时间对学生的民族共情能力进行专项训练,如播放含有民族歧视的短片,阅读包含民族不平等的文章或书籍后指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被歧视、被不公平对待的人此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会有怎样的情绪。教师播放的影片要尽量精细化,因为精细化的描述可以产生更多的线索,使学生的想象更生动形象。同时共情的对象需要是外群体的典型成员,以便学生将共情的效果拓展到真实的交往中。一两次的共情训练对改善群际关系的效果往往并不明显,长期的干预才能改变学生对其他民族的态度与行为。所以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关于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施行几周甚至是一学期的共情训练,以改善学生的民族态度,减少民族偏见与歧视。
( 四)社会认同--“用社会再分类”实施民族团结教育
关于社会认同与群际关系的研究,涵盖了共同内群体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多个方面对群际关系的影响。根据已有的共同群体身份模型研究发现“社会再分类”是改善群际关系的有效方式。实验中,研究者引导不同群体的成员认为自己属于一个更高一级的同一个群体,结果被试对之前属于外群体的成员的态度变得更为积极。著名的罗伯特洞穴实验的结果表明,即便没有社会身份、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一但划分为不同群体,那么对本群体的认同也会产生消极外群体态度,而且只有当建立更高一级的群体目标时,这种竞争性的群际关系才得以缓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传达科学的社会认同观,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认同不仅仅是对群体、民族更是对国家的认同。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再分类训练”引导不同民族的成员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自己民族中的一员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爱自己的民族与爱我们的国家有机的统一起来。爱国不仅仅是一句空口号,更重要是的要体现在我们日常行为的一一举一动当中,对于不同民族我们要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尊重民族差异。当学生的社会认同达到国家的高度,自然而然就会对其他民族产生更积极的态度,从而减少竞争和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