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更多的是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性,试图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很少关注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蕴含的审美特性和教育对象的审美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视思想政治教育为精神负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足,教育效果很难凸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旨在顺应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好诉求,通过教育者自身的美、审美化教育、审美环境营造等,使大学生在审美意境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爱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美的东西总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进而容易被人所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引导人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否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活力。新时代物质财富相对丰裕,大学生在追求美好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对审美需求有了明显的提高,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迎合大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将思想政教育之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真正持久地吸引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力。因此,新时代高校应充分把握大学生群体对美的欣赏、向往与追求,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用审美化眼光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接受度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忽视了教育对象潜在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情趣,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价值,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求,“缺乏人的现实需求与社会客观需要的黏合,削弱了培养完美人格的功能,造成国家和社会的较高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反差,导致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冷淡、抵触、甚至排斥,降低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新时代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创造性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念,以大学生为接受主体,以大学生“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以审美情趣为导向,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以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喜闻乐见、怡人舒适的教育情景中产生愉悦的心情,让大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意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这种意境之中的大学生凭借积极的审美心态瞰视人生,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逐渐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实现对求真、从善和审美等活动的追求,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人们之所以要审美,除了愉悦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美自我,所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习惯于将二者分离开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即人的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审美教育注重人的情感教化,目标是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共同服务于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致思与审美的情感陶铸的完美结合,是在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将审美的感性因素寓于其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使审美更具有理性和时势性特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让学生在美的感悟过程中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明确人生价值追求,从而使大学生从传统枯燥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激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审美情感、审美享受,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寓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从当下的实在意义上讲,愈发成为育人实效达成的平衡性因素。”高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进一步深化了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拓展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维度、教育方法和思想内容,指导教育者运用和遵循美的规律、审美原则、美学育人方法,掌握全面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理想的“人格美”的技巧和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