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中国故事的传播特征
 
更新日期:2019-12-05   来源:传媒论坛   浏览次数:30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故事传播特征分析1.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合作有待加强。在作者共现聚类图谱与研究机构共现聚类图谱中,显示出以习近平、李云

 
(一)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故事传播特征分析
1.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合作有待加强。在作者共现聚类图谱与研究机构共现聚类图谱中,显示出以习近平、李云雷、王坤宁等为中心的较大的作者聚类群。中国故事研究机构主要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全国政协、南方日报等为中坚力量,但达成合作的主要是以下三个合作群:全国政协、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文学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报等,也存在其他小的机构存在合作群。关于“中国故事”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中国故事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之间的横向交流不紧密,合作研究还有待更进一步深入。
2.传播方向较为明显,符合时代的需求。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故事文献分析,得知中国故事研究领域比较多集中在民间文学、中国梦、对外传播、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文化自信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可见中国故事传播方向较为明显,符合如今中国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故事是话语的题材,话语是故事的表达形式”,以话语作为媒介,介绍好中国的现实情形和未来走向。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理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又要充分认清和把握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并在严格遵循多方原则的基础上,用中国智慧和中国策略把中国故事讲全面、讲深入、讲透彻,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真实完整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些介绍,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预期,减少疑虑和误判。“讲好中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各国对中国的误解,为中国内部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于微博的中国故事传播特征分析
1.遵循指向性原则,有针对性的传播。“中国立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叙事理念结合不同意识形态、历史进程、政治传统、社会制度、观念体系、思维方式,使受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国情,需要始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不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观念、思想等抽象含义,用中国文化的精髓滋养当代中国人,从而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故事的叙事路径十分确切而明显,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动态性,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文化背景、心理需要、情感世界,进而塑造受众的心理认同,产生精神共鸣,使得中国故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易打动受众。
2.利用多种大众渠道,讲述好中国故事 。随着公民自我表达诉求的日益增长、愿望表达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化媒体在人群中的普及,公众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空间。网络给网民意见表达和获取提供更为简易的信息资源、媒介平台和社会组织等,使得在传统媒体中处于意见表达弱势一方的大众正逐渐突破认知框架的定位,他们的意见表达在这些大众渠道中更易获得反响。有关“中国故事”的微博中,频次200以上的高频词语包括电影、新华社、媒体、网页、政协、日报等多种大众渠道。“突出叙事命题的普世性和与受众的关联性,是近年来官方媒体对外传播产品的一大特点”,普世价值和情感共鸣是对于讲述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的。其中,“中国故事的内涵也应与外语相匹配,才能让中国故事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真正的对外传播。”“这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了富有魅力的自然瑰宝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更是中国电影实现‘走出去’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新华网,被公众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网站",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平台。通过这些不仅权威且能让大众易获得信息的渠道,讲述好中国故事,势必会极大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故事的传播特征

下一篇: 中国故事的传播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