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底线思维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更新日期:2019-12-05   来源:党政研究   浏览次数:36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底线思维体现了质量互换规律。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定性。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度是保持该事物质的量

 
1.底线思维体现了质量互换规律。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定性。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度是保持该事物质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越这个限度,事物的性质就会改变。这个度就是底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底线。突破了这条底线,则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会改变。建设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该地区的生态底线或生态红线,否则会受到大自然或者法律法规政策的惩罚。要守住党员的纪律底线。党员的身份规定着党员的所做所言所行必须遵守党章党规、宪法和法律,违反了这些准则,则可能失去党员的身份。在很多场合要保持事物的度(即底线),使量的变化只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2.底线思维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本质上说是人的意识。意识的真正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物质是意识的本源,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唯一来源是被意识着的客观物质世界。底线思维作为“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必须有其客观的内容来源和“原型”。底线思维的提出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浪潮决定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习近平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形成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底线思维。
3.底线思维体现了辩证法矛盾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既有对立属性又有同一属性。矛盾双方既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又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底线思维强调凡事从坏处准备,并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对策,预测事物有可能出现的“坏”的结果,以此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注意分析事情的正反两方面的因素,积极关注有利因素,尤其是不利因素、消极因素的存在,努力避免不利因素的发生,促成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化。如中美之间的对外关系有合作也有分歧,有信任也有猜忌。中国坚持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外交底线,在此基础上同美国求同存异,开拓了广泛的合作空间,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底线思维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下一篇: 底线思维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