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融写景抒情、哲理思辨为一体,大致呈现由情感到哲思的路径。文章先抒发作者钟情于乡村月夜的独特情感,再写对自我存在的思索与追问。文章在城乡之间来回跳跃,描写视角不断切换穿插,由此形成了城乡月夜的强烈对比,进而充分流露出作者对乡村月夜的眷恋与偏爱。从文章的第5段开始,作者用理性、冷静的笔触写自己的一番遐想,在遐想中审视自己,这部分哲理思辨性较强,也是文本意脉的转折点,值得我们注意。散文的意脉呈现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要揭秘文本的意脉层次,须从文本的和谐统一中跳出来,挖掘文本内部的矛盾与转折。若单靠文本提供的信息,是难以深刻理解这部分的理性意蕴的。那么,这个转折点的缘由是什么?是什么引发了这种遐想?这还得从作者的经历、创作及其个人情怀说起。
《月夜》选自韩少功的笔记体散文集《山南水北》,这部作品侧重于乡村写意,其中不乏作家对城乡文明的思考、对自我的审视等。对于韩少功来说,乡村就是他的精神家园。在宁静的乡村月夜里,作者尽情地享受着月色,并由此引发了对宇宙、自然、人类的探索与思考,“乡村已经成为他观照中国现实问题的另一种精神资源。”不难想象,即便作者身处乡村,当他望着辽阔的星空时,亦会不自知地遨游在浩瀚的天空。盛夏的星空之所以能引发作者的遐想,是因作者具有博大的生命关怀以及不断探索的广阔视野。
文本的深刻意蕴还由最后一段生发出来。文章写到“我突然明白……”一段,本已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然而作者并未停笔,接着来了一个独句段:“山谷里一声长啸,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这是否画蛇添足?笔者认为,最后一段落笔并不突兀,反而为文章增了韵味,添了诗意。同时,这一笔恰能反映出文本更深层次的意脉。我们不妨想想:月光是柔和的,怎么会惊飞小鸟呢?结合全文,可发现韩少功笔下的月光是“一枚徽章”,皎洁明亮。加上月光洒向树林,形成稀疏的树影,正是这光与影的交错变化惊动了小鸟。月光的洒落是无声的,却能惊动小鸟,足见月夜是多么地宁静;而作者能听到山谷里小鸟的长啸,并且感受到月光变化与小鸟长啸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不仅是听觉上的表层的静,更反映了作者心灵深处的宁静。这便是文章的升格。
再有,此处描写在文章的意脉发展中有呼应开头的回转之势。文章首段点出月亮是“一枚徽章”,末段亦以“月光惊鸟”来暗示月光的皎洁明亮,遥相呼应,极具回环往复之美。而末段仅有一句话,写完便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点供读者想象。这句富有诗意的表达也不禁令人想起某些熟悉的诗句,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为文章增添不少韵味,使读者回味无穷。
在教学中,学生要把握情感这一关键,首先得体会注满情感的景象。文中所描绘的乡村月夜,是作者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这两句可作为该课教学的线索,同时也是问题的生发点,教学中我们可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在作者眼中,“真正的夜晚”是怎样的夜晚?
2.为何韩少功会有“缺月症”,为何三十多年来他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夜晚”?
引领学生弄懂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问题一的设计意在启发学生关注作者笔下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乡村月夜”,领略作者眼中“真正的夜晚”的独特意蕴,进而发现对“真正的夜晚”倾注了充沛感情的作者,体悟作者对乡村月夜的钟爱之情。具体地,教师可带领学生选择几处描写得独到精湛的语句,对作者笔下的月夜展开想象,如“禾苗上飘摇的月光……烙下时间感觉”、“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的满地光斑……哗啦哗啦地拥挤”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声感受景象,以声传达感情。
正是在如此静谧美好的夜晚,作者不知不觉也陷入了遐思。作者对宇宙与自我的发问,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而引导学生解决第二个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哲理意蕴。原因在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二的过程中,须联系到作者的经历与创作背景,学生在了解了韩少功的经历以及一贯的创作主张之后,再结合文本,《月夜》中的理性哲思便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