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更新日期:2019-12-05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100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对于红色影视的内涵,当下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按照多数学者的观点看来,所谓红色影视指的是以红色历史革命为题材的

 
(一)“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
对于“红色影视”的内涵,当下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按照多数学者的观点看来,所谓“红色影视”指的是以红色历史革命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看,凡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为建立新中国所进行的浴血奋战,和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影视作品,都可视为“红色影视”。狭义上说,凡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先进事迹的作品都可视为“红色影视”。例如,经典影视作品《一九四二》、《我的1919》《横空出世》、《潜伏》、《亮剑》、《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之外,近几年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如《战狼》、《建国大业》、《建军大业》、《风声》、《红海行动》《十月围城》等,都受到一致好评,教育效果显著。
(二)“红色影视”的主要特征
1、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红色”代表着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所流的鲜血,象征着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所以,“红色”这个词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早在1922年,列宁就意识到了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媒介属性,他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红色影视借助革命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历史使命、政治方针和政治目标,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2、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指出: “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红色影视借助紧凑起伏的剧情、声情并茂的演绎,纯真朴实的语言,通过对榜样人物精神的细腻雕琢和塑造,在带来视觉刺激、听觉享受的同时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体验和感受到影视剧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和主题思想,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内推力。正如著名导演高希希所说“影视作品中正确的道德意识可以发挥思想导向的作用,用极具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感染力的作品引导道德,在审美与情感共鸣中达到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作用,提升个体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取向”。相比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利用红色影视传递教育理念的方式更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更持久深远。
3、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所建构的一个个精神坐标和独特的精神谱系是红色影视作品内容的根本来源,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忠报国、和舟共济、舍生取义等民族精神的升华。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市场上的红色影视作品更多反映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事,但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随着时代发展需要以及人们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的充盈丰富创新,当下的红色影视作品在保持优秀革命精神内涵的同时,添加了新时代特有的文化内涵,利用先进的拍摄技术,更多侧重人们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内容在不断的与时俱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下一篇: “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