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美国文化》课程建设中ICC培养模式构建
 
更新日期:2019-12-06   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转变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以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文化课,旨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

 
(一)、转变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以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文化课,旨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帮助他们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该课程能加强学生对文化、语言、交际和特定语境的了解。课程中,将中国文化与之进行对比,融合其他英语国家文化,鼓励学生辨证地从多视角进行文化学习,培养尊重本族文化和跨文化意识;通过文化教学让学生尊重、认同和包容本族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能力、观察思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如用图片、课件、视频、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途径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利用实物、图片、影片、短剧等构建真实的跨文化语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等等。该课程教学以文化教学为根基,文化主题为主,语言内容为辅,文化学习过程为凭据,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为目标和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ICC)。McDevitt(1997:34引自束定芳,2004:206)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发生在课堂外,在社会环境中。因此ICC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课外活动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ICC具有重要意义。开辟“第二课堂”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进度。《美国文化》课程的“第二课堂”内容有:(1)美国文学读书会。文学之为文化载体,广泛阅读经典是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学期初列出阅读书目,在学期中后期开展读书报告、经典作品赏析、经典文学沙龙等系列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检验阅读效果,以提升学生的ICC。(2)举办各类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积极性。英语演讲赛,英语趣配音,英语脱口秀,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既能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语言,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技能。(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开放课程(慕课),营造新型的第二课堂。比如通过手机上的“学习通”APP,让“课不离手,触手可及”的掌上第二课堂成为现实。
(三)、增强外语教师培养ICC的意识,提高自身的ICC和文化教学能力。作为文化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理解培养学生ICC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老师的任务不单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及时更新理念,在关注语言功能意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对他国文化的偏见和成见,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还要为未来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本族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都有较深理解,经常性、多样化地与英语文化保持联系和接触。同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涵,具备培养ICC的理论知识,学习新型的语言文化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能力。再次,教师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机会相互学习,彼此分享教学心得和文化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定期接受跨文化外语教学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积极争取跨文化体验与跨文化交际活动机会,如出国研修,短期国外文化沉浸项目;或者参与国际合作和访问交流,与其他文化的教师进行跨文化合作,以实现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文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 增加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以满足ICC的培养需要。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核心,教材对学生ICC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团队为了更好地满足文化教学需要,满足ICC培养的需求,为了匹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多套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编撰了《知行英语——美国文化概况》一书。此教材更新了以往概况类教材中的陈旧信息,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加以对比研究,在语言表述方面也适当降低难度,以适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该课本为主,并辅助其他教学材料,整合利用影视节目、报刊杂志资料、网络资料等内容来进行文化教学。这样教师能够不拘泥于课本,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更加自主、更加灵活、更加有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以满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美国文化》课程建设中ICC培养模式构建

下一篇: 《美国文化》课程建设中ICC培养模式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