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策略
 
更新日期:2019-12-06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浏览次数:2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按照人的尺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与教师对课堂时间管理紧密相关。教师对课堂时间的管理要做到收放自如,具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按照人的尺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与教师对课堂时间管理紧密相关。教师对课堂时间的管理要做到收放自如,具体地说,在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和适度平衡。既不能独占课堂时间,也不让学生喧宾夺主地“抢夺”教师管理课堂时间的主体地位。
(一)给予学生必要的接受学习的时间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知识教学并非是对立、矛盾的关系。知识是形成素养的基础,学生素养的形成不能脱离其对知识的获取。那么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也就离不开知识的传授。按照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可知,在课堂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呈现波谷(5分钟)—波峰(15 分钟)—波谷(5 分钟)—波峰(5 分钟)— 波谷(5分钟)认知思维规律。心理学家根据学生认知思维的峰值规律将课堂教学划分为启始时区、兴奋时区、调节时区、回归时区以及终极时区”五个时区。[6]学生处在最紧张的脑力劳动时段是上课后5分钟——20 分钟,这一阶段是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阶段,也是教师最佳教学视域。如果教师能用其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教师错过了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期,这无疑是对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高效利用专注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必要的接受学习的时间,即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完成知识内容主要部分的教学。
(二)留给学生适当的自主时间
教育是自主的个性素养形成的条件,教师要承认和确立人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性,即人的自主性。自由时间之于学生,就像空气之于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获取更便利,知识呈现更多样,但是教育的初衷依然不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知识学习过程,即引导学生不断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灵魂并提升内在素养的过程,这意味着学生永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知识就不能被静态对待,需要在学生的思考和运用这一动态过程中,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维和能力。课堂时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主要分配者,并不意味着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独家占有。特别是倡导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脑袋满满,而是将知识的储存变为知识的流通,促进知识转化为思维,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那么留给学生适当的自主时间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线。
(1)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知识向思维的转变离不开人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二是检查一下他理解的东西的正确与否;三是试图把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因此,不管是讲授新知识的新课还是复习课,留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去深刻理解、反思实践促进学生知识向思维转化的一条重要渠道。
(2)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从学习的本质来看,学习是自外而内的吸收信息和自内而外的交流信息的活动,课堂上适当的合作交流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将交流与合作能力看做学生必备的关键技能之一,充足的合作交流的时间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诉求。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科内容适当的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加弹性时间。
(三)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
如果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是保证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那么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活动的管理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高效性的有利条件。学会自我管理是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能够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是学生自我管理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素养的途径之一。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不排除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要坚持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一,以静态管理为基础,静态管理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设定个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无规则不自由,规则是自由的保证。由于学生自我意识中的惰性力量远远超出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强度,所以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必要的规则管理。第二,以动态管理为核心,教师动态管理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中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在必要时为学生指点迷津,及时给学生以反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策略

下一篇: 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