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文化教学学术逻辑的基本内涵
 
更新日期:2019-12-06   来源:教育评论   浏览次数:2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教学学术逻辑的界定我国古代的学术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至近代,严复和梁启超分别从词源学的角度揭示了现代学术的内涵。严复认为学与术

 
1、教学学术逻辑的界定
我国古代的学术“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至近代,严复和梁启超分别从词源学的角度揭示了现代学术的内涵。严复认为学与术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说:“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 梁启超也认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英文中的Academic原指不计功利地探索对世界的真知,追求对存在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性论证。古今中外“学术”的基本内涵是发明、发现及其应用,学术的本质是创造。那么,学术逻辑就是发明、发现及其应用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科学上的学术逻辑一般包括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研究和问题的解决,而教学上的学术逻辑则表现为知识的发现、综合、应用和传播。这两种学术逻辑虽然都充满主动创造的学术精神,但教学的学术逻辑更为复杂。它至少包括认识规律、学科逻辑和教学结构三个要素。教学的学术逻辑是建立认识规律基础上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样的循环往复;它还要遵循所属课程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的学科逻辑,并在教学结构——教师、学生和学科以及三者之间持续深入的对话、生成的过程中运转和衍生。倡导并实践学术逻辑意味着高校教学必须是一场充满创造性的学术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发现或应用的本事。
2、文化教学学术逻辑的基本内涵
文化教学的学术逻辑符合一般教学学术逻辑的特征,其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文化教学的学术逻辑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回到一种文化的初始状态并再现其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揭示这个过程让学生经历文化问题的发现、文化成果的发生和文化价值的嬗变,从而使文化知识内在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高度契合和统一,从而学生在积极建构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探索的经验,受到文化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精神的培育。
文化教学学术逻辑的目标是多元的,它的学科目标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发现和应用;它的学生发展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文化人,具有文化传承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它的社会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自身处境和社会方向的思考,对社会人生的道德、制度和技术问题提出富有人文精神的建设性意见。教师以目标的实现路径为线索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来,学生在自主探索文化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文化智慧、发展文化能力、培育文化精神。
文化教学的学术逻辑有两个支点:一是回到文化的初始状态,二是展现文化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内容浩瀚,种类繁多,但它们的逻辑起点莫不是某种状态下人的迫切的现实生存问题,文化乃是为解决这问题而发生并由此上升到对人性的抚慰和关怀。一种文化只有回到它发生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才能感悟它与生俱来的睿智和热忱,而一种文化的价值也是在解决当初直至我们当下时代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得到确证的。文化教学学术逻辑像一条水文复杂的长河,它的意义是在对激流险滩的回溯穿越中发生的。文化的学习接受者必须潜入漩涡感受沉溺挣扎、进行思想的搏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化教学学术逻辑的基本内涵

下一篇: 文化教学学术逻辑的基本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