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措施
 
更新日期:2019-12-06   来源:上海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2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借鉴日本的经验,思考为什么我国不能实现双担保模式。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由于信息不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借鉴日本的经验,思考为什么我国不能实现双担保模式。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使得担保体系很难构建。因此,我国需要不断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在传统的模式下,企业可以利用的信息十分有限,而这有限的信息很难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除了这些有限的信息之外,仍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没有发挥作用,如税务信息、个人银行的往来信息。其中税务信息,一般由税务局、税控系统服务商以及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这三类主体来控制。如何将三类主体所拥有的信息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为了仍需努力的目标之一。其次支付信息主要由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来控制。如果能够把这些可获得的信息汇总起来,就可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违约风险有比较好的控制。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曾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可能让那些对于双方有利的交易没有办法实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使得担保机制难以实现,只有不断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才能从根本上所有突破。
(二)优化信贷服务体系
传统信息模式下,出资方仅依靠对贷款企业进行深入调查从而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对于贷款企业的风险控制,一般通过调查收集贷款企业的财务、工商、行业等多方面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这种纯人工的调查方式将会消耗掉巨大的成本,从而就出现前文提到的风控效果与风控成本之间的矛盾。随着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部分银行已经推出了半自动化的评分模式。这种模式下,信贷审批中的一部分工作将由系统来完成,系统将通过评分卡模式计算并输出相应的结果,再交由人工进行审核,这就在提高效率的情况下,节省了部分的人力成本,同时最终的风险判断依然由人来完成,有效的规避了系统可能出现的失灵的情况。但是这种模式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缺点,如需要有较高的系统开发投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不断普及化,未来这种半自动化的模式可能会被全自动化模式所替代。在全自动化模式下,信息收集、风险判断将全部由系统来完成,这将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但同样需对信息、系统高质量要求,必须先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做到披露的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信用情况,才能在未来逐步实现全自动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三)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
日本的大型企业多数寻求外部融资,而中小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规模,寻求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国情的不同,日本“主力银行”融资模式有可借鉴之处,但具体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情况来看,仍需要根据国情,提出可靠的政策建议。改革之初,由于资本的缺乏,国家的扶持重点为优质的大中型企业,对于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而言,仅是放开政策,允许自由发展。随着大中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越来越被金融机构所青睐。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融资模式,目前为止,金融机构仍出于资本安全性的考虑,会将资金贷给有保障的大中型企业,而忽视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发展。在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之前,必须解决好融资的担保问题,正如前文指出的信息披露制度之后的担保体系的建立。如果有了愿意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那么金融机构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便解除了后顾之忧。除了在担保体系上做出努力之外,对于金融机构自身而言,应当充分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根据自身的规模,将贷款对象转移到与之相匹配的中小企业上,并推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还应该不断的探索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四)改善企业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大量的破产倒闭现象。为此,中小企业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中小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法则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真实、准确、全面、清晰的财务制度;同时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属于民营企业,企业家应对企业财产、家庭财产和个人财产要做出明确的界定。其次,要不断的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将企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作为重点,培养企业文化价值观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要情况下,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最后,对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而言,应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力,不断加强学习,时刻关注行业前沿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活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措施

下一篇: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措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