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交互主体性”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价值面向
 
更新日期:2019-12-11   来源:人民论坛   浏览次数:2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我国学术界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成果还处于零星的表达阶段,围绕着焦点改革问题产生的学术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我国学术界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成果还处于零星的表达阶段,围绕着焦点改革问题产生的学术争鸣还远未产生。从“交互主体性”视角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既是价值反思的产物,又是教育哲学范式变迁的必然要求,在根本性的意义上是为了“消解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对立现象,达到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交流、沟通”,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均衡。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面向是超越“主体性”教育范式走向“交互主体性”教育范式的主要着眼点:
1.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终极的价值关怀上立足于其人学理论,将“人本主义价值”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未来自由社会形态的人的主要存在方式,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判断下,马克思认为这种全面自由发展包括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人的全面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因此,教育实践在价值导向上需要将这种人本主义价值贯彻其中,而传统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尽管在理论和口号上标榜“以人为本”,但是真正在教育实践、教育结果上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结局。作为一种“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走向思想成熟、政治正确的重要路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应当更加关注、关怀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需求,而不是“一刀切”、“应试化”、“灌输式”地被动接受教育。
2.交往理性价值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批判“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替代性模式即“交往理性”分析范式,从马克思到韦伯、哈贝马斯再到霍耐特都是“交往理性”的倡导者,当然在根本性的路线上他们都是因循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关于“交往实践”的宏大命题展开的。“交往理性”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不仅仅包括“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判断下人的理性还包括“交往理性”这样类型,它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价值。何为“交往理性”?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就是一种“具有言说、行动和认知能力的主体所具有的理性;而通过交往理性的运用,这些主体就能够在相互沟通中实现相互理解和相互承认”,这种交往理性的推广有利于克服黑格尔确立起来的现代性及其主体性的“中心——边缘”式的“主体——客体”结构,实际上也就是批判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为引入“交互主体性”或者称之为“主体间性”的教育模式奠定了认知基础。
3.接受美学价值
姚斯等人提出的“接受美学”最早是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出现的,它指向的主要矛盾是“作者”或“翻译者”与“读者”直接如何实现良好的互动、如何更好地让读者接受作品的问题。21世纪之后,随着教育领域“整合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主体性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后现代时期“人的数字化存在”等形式,教育领域大胆地引入了“接受美学”的概念。接受美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提供思想知识的教育形式,应当在教育的立体性思维上确立起一种“以接受者为导向”的模式,将接受者的接受程度作为评价教育“美”与“不美”的主要标准。作为一种批判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超越性产物,接受美学价值充分将“学生本位”置于分析的框架下,提倡用诸如学生的“期待视野”、“读者参与”、基于学生认知的“第二文本”等的要素消解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主体性”教育哲学的贫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交互主体性”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价值面向

下一篇: “交互主体性”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价值面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