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确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后,然后组建该课程的开发团队,确定每课程的目标,筛选每课程的内容,讨论每课程的教学法及考核方式是该专业课程开发所必须要走的流程。
1.课程团队的组建
组建一个优秀的课程团队是确保课程开发高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团队成员里,特别注意一定要包含三类人员:1)高职类专业的教学经验丰富者,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熟悉高职类学生的学习特性与学习习惯;2)企业的技术骨干专家,熟悉每个岗位需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及基本职业素养;3)行业协会的专家,既可以是执照考试的考官,也可以说是执照考试的出题考官等人员,熟悉取得民航业的维修基础执照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当三类人员通力合作,优势互补,精打细磨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
2.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目标既是对课程标准的一种细化,又是对选取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方法的一种指引,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制定都应该从整体和局部考虑,即课程的总目标和每个知识点的小目标,而目标应再分需完成的知识目标、需达到的技能目标以及需具备的素质目标三方面来考虑。在制定目标时,应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学情分析,由企业和行业专家提炼出每个技能模块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综合得出该门课的目标。
3.课程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在确定一门课的课程目标后,即可选取相应的课程内容。内容选取应在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后,坚持以“实用为主,必须、够用为度”为原则,并且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应该相互承接、由浅入深,而不是知识的堆砌导致脱节。当筛选了每门课的教学内容后,即可整合教学内容编写对应的高质量教材。
高职教材是高职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及教学工具。教材的实用性、可学习性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一线岗位的要求。根据国家对新编教材的要求,以及大力推广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编写多形态的一体化教材势在必行。专业课的教材内容不仅是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还需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而教学内容的形式也更多样化,可对重要知识点微课讲解,对复杂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虚拟仿真,创建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随时观看。而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上,应在每个任务开始之前都明确指出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让学生能时刻明白自己学习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4.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过程的完整实施是达到既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专任教师、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来商讨确定的。对于基础公共课,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设计教学过程来达到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而对于专业课,则需在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三个目标后,掌握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后,仔细设计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活动,并思考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及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对于《飞机构造基础》这门专业课中的“飞机空调组件的排故与维护”这个知识点,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教学资源库、职教云和云课堂APP构成的课程教学平台,开展“课前自学、课中实施和课后拓展”的教学活动。
课前自习,教师通过课程平台公告及微信通知学生完成预习。学习接收预习通知后,扫二维码浏览课程导学,登录教学平台获取微课等课程资源,完成课前测试、准备汇报PPT。
课中实施,教师按五个步骤来实施教学活动,分别是:以真实的故障案例来创设情境、学生交流合作获取新知识、通过闯关游戏对故障进行诊断、随后学生在3D模拟机上维护模拟飞机空调系统的航前测试、最后,由学生、教师和企业专家来总结与评价。
课后拓展,学生通过课程平台提交汇报PPT和任务完成报告,票选优秀作品。学生通过云课堂APP及微信群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上传资源至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此外,教师联系企业专家,向学生推送更多真实的企业案例,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所以,教学过程设计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完成新知学习,达成知识目标;通过排故演练、维护模拟,达成能力目标;通过团队协作、规范操作流程,达成素质目标。
5.课程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是以片面的、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完全不能达到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考核方式的智能化、科学化与个性化。而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高职课程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