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及“大文化”的发展,促使传统传媒业向“大传播”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编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编辑不只存在于出版界、新闻界
传统的编辑岗位主要存在于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广播、电视等传媒领域,集中于出版界和新闻界,但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这种传统的划分方式已经扩展。媒介融合推动“大文化”“大传播”时代到来,促使“大的传播格局”出现,形成“大媒体”环境,网络、手机、游戏、动漫等新兴领域均成为其组成部分,而这些领域或多或少存在编辑职能,并设有不同形式的编辑职位,编辑人才也可在不同产业中进行流动。新的编辑职业发展空间,挑战了传统编辑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维模式等,具有跨领域流动能力的高级编辑人才将会在未来发展中更有竞争优势。
2、受众不只是读者
网民、手机用户、移动终端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的新需求需要重新认识,受众可利用检索工具各取所需,并享受定制服务,个性化与多样性成为新需求,这从九零后群体对非主流的推崇可见一斑。这一新需求不容忽视。新媒介的受众发展十分迅猛,“不到十年就接近报纸、电视和广播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颁布的2009年公报称:我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614万户,年末达到7473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同时,在“大传播”环境下,受众不再仅仅是读者,编辑为跟上新的媒介发展步伐,需向“大编辑”转变,接受并了解新的传播网络,如各类SNS、虚拟社区、社交群等,拓展思路,发现受众新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扩大受众覆盖面、满足受众需求,将“大出版”的蛋糕做大,并从中获益。
3、编辑工作不能只靠文字编辑技能
媒介融合也使全媒体出版模式成为可能,即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全媒体整合营销,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型,从而带来版权价值最大化、信息传播广泛化、品牌传播具象化。全媒体出版模式能够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尽管目前还在探索中,但多媒体、跨媒体多元出版越来越成为出版形式的主流。采用数字、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全媒体出版,可同时将传播内容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于一身,多媒体与超文本丰富了传播手段,也对传统编辑提出了新要求。编辑需要在办公软件、绘图软件、上网检索、影音制作等方面有所涉猎,掌握基本技术,从而制作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这不仅针对网络编辑,传统的图书编辑也同样需要具备上述技能。在“大媒介”环境下,传媒机构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多种资本运作、横向或纵向联动生产。比如《哈里·波特》,就是从最初一本书的热销,带动一系列出版相关的产业,并运用媒体联动、网上线下一同造势,推动出版物多渠道、全方位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应对媒介融合趋势,适应多媒体的出版环境,具有综合的编辑能力,在未来出版领域方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编辑地位消弱
网民、手持移动终端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可不再通过编辑等把关人,随时随地用网络平台公开发表意见、传播信息。编辑的把关作用难道可以消失吗?其实不然。网络上“把关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现在“恶搞”“消解经典”, 以丑为美、以披露隐私为乐等低级趣味的“三俗”内容泛滥成灾。有编辑为抓读者眼球,曲解作者原意,制造出煽情、耸动或恶心的标题,被坊间称为“标题党”; 有编辑为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编造内容,构架虚假情节,再找“枪手”炮制出“恶俗”“媚俗”的作品,这些编辑一味迎合受众低级的阅读趣味,将勘谬补缺、承传文化、塑造人类灵魂、提高读者精神境界、引领社会风气的职业操守抛之脑后。在新媒体崛起、多媒体融合发展之际,受众接受的信息尽管纷繁复杂,但总是有限的、细分的,而在各类媒体中选择、加工、编排、处理海量信息的主角就是编辑。技术对手段的新要求、受众对内容的新需求,都要求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新技能,转变传统思维,发挥与“大媒体”环境相适应的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