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一个与时空关联度最大的人类文化现象,中国传统节日从其生成的根源上审视,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其一是来源于祭祀祈求禳除类的节日。这类节日产生时间极为古老,这是在我们文化初创时期我们祖先在对时空与自然的认识并不明晰的状态下的对外部自然的敬畏。这类节日如春节、社日、寒食、上巳、端午、重阳、伏日、腊日等。其二则来源于先人们开始对外部自然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后,将自然的时令变化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类节日由二十四节气演化而来如“四立”、“二分”、“二至”。第三类则与宗教的传入相关,其大多以某一宗教事件,如神的诞生或得道等进行纪念或祈祷活动,浴佛节、中元节、下元节、观音会等,是这类节日的表达。
河南地方剧种传播的地域正是中国农耕文化最为集中的区域,加上这里原本兴盛的民间信仰,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以往的乡村生活中,乡村的节日或者信仰仪式都是乡间自发的行为。虽然本地受众的参与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一种内化的影响而非向外,因而,这种文化认同的达成也仅是基于内部的社会关系整合,而无关其他。如果将文化认同进行外向转换,以对外树立文化形象或形象打造的方式建构内部的文化凝聚,则可以实现文化认同的双向性。比如,根据地方剧种传播不同地区的特色,打造富于该地乡村特有民俗活动。如在不同的村落建立其代表性戏曲剧目,并将这些剧目按照发生时序,结合乡村自发的“会集”活动,在不同村落轮流演出,一年四季不断线。在这种轮续中,会形成天然的竞争机制,一个村落文化与戏曲表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村落每一个人的“面子”,这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对自己村落文化的捍卫与建设机制。当这种村落间的建设机制达成后,还可以扩大到更广泛的区域,由村落扩展到乡镇,甚至县地一级。这时一种由内向认同达成的文化的凝聚力就会使原本松散的村民认识达成更为坚固的认同,进而使之产生文化的自豪感。在人际传播中,自尊与自信是建立个体文化形象的关键,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构建也同样具有价值。四时不断的村落“会集”本身就是一种日常交流的表达,只是这种表达是建立在日常贸易的基础上的,当把文化的日常交流融入到乡村的日常商贸活动时,效果将是令人惊喜的。这种带有“竞演”性质的怀梆的常态化表演循环还可以进入到旅游业的视野中,中原地区自身旅游资源丰富,从人文历史到自然风光无一不有,戏曲剧演的日常化与“易地”化,可以使这些旅游资源的呈现更具有“人化”特征,进而获得对外文化认同的达成。
点击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