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带领下,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中俄都是从1992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虽然中国从1978年开始没有确立市场化的目标,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意识到了商品经济的作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了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改革也是颇有成效的。1992年时俄国从苏联解体刚过来,体制僵化,没有市场改革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国的改革基础略胜一筹。同时,中国人民对改革的热情是十分高涨的,就在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曲折时,也没有动摇中国人民对改革道路的自信。中国人民的自信是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的,但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走向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产生的个人魅力不可忽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领导人个人魅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与扩大,中国的道路自信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中国人的骨血。
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可融合与相互敌对的状态,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到2002年这一段时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的阶段。之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3]从这时起,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新阶段,开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在新一届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还将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最佳形式,最终形成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的,与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要求相契合的。“这一道路的形成既体现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也反映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