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摆脱贫穷落后需要探索进行改革开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和世界发展史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特别是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古老的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衰落了。面对西方列强的残酷侵略,中国面临鲸吞蚕食的危险,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辛探索。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带领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新中国成立之初,内忧外患、满目疮痍,主要以革命和建设为中心,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在粉碎“四人帮”,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面临何去何从之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邓小平同志郑重提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提出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从此改革开放事业逐步展开。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对我国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当时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远见的卓识、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超脱的智慧。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关键还是“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不能偏废,需要继续把握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
(二)破解发展难题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文化自信正在形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是,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发展转型期仍然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经济高质量发展瓶颈亟待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比较欠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政治领域反腐任务依然严峻,反腐、治腐、防腐机制亟待建立,政府机构改革进入深水区,冲破利益藩篱面临重重阻力,公共部门的办事效率、工作能力仍需提高,建立“放管服”改革的法治保障势在必行;社会文化水平尚需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待加强,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依然艰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尚需时日,达到“百姓日用不知”的境界仍需努力;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民生领域仍然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治理现代化亟需加强;生态保护任务艰巨,以“污染换发展,偷排换钞票”的现象时有发生,人多资源少的国情客观存在,可持续性问题依然严峻。前途固然光明,道路充满曲折。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开弓没有回头箭”,越是面对这样的背景,越要拿出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新境界,取得新突破。
(三)实现复兴伟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革命在历史洪流中滚滚向前,彻底消灭了贫穷和落后,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滴水映汪洋之态,星火俱燎原之势”,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跃居“一线城市”的行列,“晋江经验”创造发展奇迹,奔流不息的黄浦江见证“浦东奇迹”,中国很多民营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新四大发明”享誉世界,“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6]
实践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改革发展任务多么艰巨,我们都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办成一系列大事、好事和难事。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在造福中国,也在影响世界。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两个百年”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不容许我们有须臾懈怠、半点停顿,更没有歇一歇的时间、等一等的余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努力,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