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的大学排名、名目繁多的考核、评估使学校的决策层不得不急功近利。尽管各高校都是将“夯实基础”作为一种口号,但决策层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基础夯实后的跨越发展,恨不能一夜之间汇总的表格中突然出现令人惊喜而倍感骄傲的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科研成果。得到这些靠什么?靠挖掘、培养内部人才的措施显然很慢。因此,各高校开展的抢夺人才大战愈演愈烈,而优质人力资源,具有“院士”头衔、“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学者”等愈发炙手可热。部分高校动辄用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科研启动基金及安家费等吸引优秀人才。首先,高校决策层在制订引入人才计划时,是否征求本校教职员工的意见?拿出如此大笔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必然会影响到内部教职员工的收入及福利。如果能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孵化、培养内部人才,循序渐进,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是否同样可以带动内部科研水平的提高?再者,对人才流失高校是否公平?专业人才的培养自然与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一名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资格的获取也必然是所在系部、高校及地方政府长期培养及巨大物质支持的结果,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一些西部地区用多年时间,花费巨大资金及政策支持,最终培养的优秀专业人才在一夜间可能由于发达地区的提供的优厚待遇而流失,这对于人才流失地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第三,“人才大战”助长了专业技术人员趋利的不良社会风气。尽管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获取普通教师所不可企及的各种资源、待遇。但面对高达数十倍的丰厚物质回报,部分优秀人才会动摇,在物质利益面前进行有利于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从制度上,从顶层设计上对这一现象进行制约,使之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