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转移演变研究
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词最早是由美国为把其空间技术向民用部门进行扩散而提出的,其初始含义是指技术在技术领域或地理地域之间的流动与渗透。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将技术转移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一个战略正式提出,将其界定为关于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流程或者提供某种服务而转移的系统知识,其主要途径有许可贸易、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协助。1966年,美国学者Harvey Brooks(1966)提出技术转移是科学和技术通过人类活动被传播的过程,由一些人或者机构所开发的体统而合理的知识,被另一些人或机构应用于处理某事物的方法中,并首次提出了技术的横向和纵向转移。我国学者范保群和许庆瑞(1996)归纳了技术转移的三点基本要素:第一是过程,也就是说技术转移应该被视为一个过程;第二是技术供需双方,也就是参与技术转移的主体即技术需求方与技术供给方;第三为技术供需双方的相互作用。赵黎明(1992) 章琰(2004)等从两个层面来解释技术转移概念,第一个层面是指技术在不同背景之间的水平移动,通常用以描述发达国家与相对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的运动;第二个层面是通常将其与科学研究相关联的时候,一般是指技术经创造发明的实验室向市场的运动。罗来军,罗雨泽,刘畅(2014)等进一步归纳技术转移为具有商品属性的技术在两个利益主体(技术供体和技术受体)间进行所有权或使用权让渡及其对技术市场均衡产生影响的过程。
学者们对技术转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传播理论,研究的重点侧重于明确技术转移的概念,以及对技术转移的性质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如Posner(1961)、Vernon(1966)为代表的中间技术理论。第二阶段始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该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是对技术转移的机制的研究,如Krugman(1971)、舒马赫(1973)的技术转移选择周期论等。第三阶段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者对技术转移的研究也愈加广泛和丰富,包括技术转移政策、战略以及技术转移模式研究等,如Lucas(1988)等
(二)技术转移合作的作用研究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较早提出技术转移是后发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之后Romer(1986)等新经济增长理论学家将其进一步完善,提出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技术转移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司春林(1993)提出亚太地区国家之问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了频繁的技术转移合作,将技术转移合作视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认为技术转移合作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 因而导致资本流动与结构变化,提出两部门模型和平衡增长路径。王溪若等(2006)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整理,分析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出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贡献。张经强(2009)采用贸易溢出模型,基于我国1991至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的技术转移合作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国内技术转移合作的路径溢出效应比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Edle等(2011) 以950名德国学者为研究对象,对国际科学家的流动性如何影响他们从事的知识和技术转移的倾向(KTT)以及这样的转移轨迹进行研究,提出依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转移合作及溢出效应带动自身技术进步,进而缩小技术差距和地区差距,成为后发地区经济赶超的主要路径。顾振华等(2015)建立一个南北国模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构建了
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劳动力工资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吸引更多FDI,从而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发展。Arnaud de la Tour等(2011)Fu等(2011)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专利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强调强调技术转移和创新的关系,指出本土国家和外国技术变革创新努力追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新兴经济体中具有重要的贡献。
(三) 技术转移的内生机理、合作模式、协同机制研究
日本学者斋藤优(1979)在其专著《技术转移论》提出了技术转移需求(NR关系)理论,从需求与资源的关系角度,阐述了国际技术转移发生的内在机理。舒马赫(1973)等分别还提出的中间技术理论、提出的技术转移内部化理论等。此外,Mansfield(1980),Caves(1971)等提出了技术转移选择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并把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看成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选项,认为对外投资有利于控制技术的专有权,保持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Wilkins(1974)则将国际技术转移分为简单的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吸收,技术吸收因为某项现金的技术被引进后就被引进国复制,因此被称作“真正的技术扩散”。金泳镐(1984)构建了技术转移双重差距理论,并指出从中心向边缘的技术转移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差距,即技术转移差距和技术积累差距。牛盼强(2010) 、宋慧、吕华侨(2013)提出科研机构要高度重视基于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工作,深化科技交流合作,注重资源共享、创新联动与快速转化,形成促进技术转移的新机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发挥支撑作用。
Etzkowitz 、Leydesdorf(1995)提出了著名的基于大学、企业和政府关系的“产学官”三螺旋模式。Burnside(2008) 指出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能够使科研更有价值,因此建立以企业研究中心为基础的校企合作研发模式是技术转移的最佳方式,总结归纳了技术转移的创新模式,认为技术转移的创新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入股、技术交易、委托开发、成立项目公司、技术集成等方式;柳卸林(2011)认为,除了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技术孵化器模式、技术转移平台模式和技术创业企业模式,通过细化专利技术转移政策法规,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下多渠道、多主体的技术转移模式。张寒、饶凯(2016)提出技术转移模式的新动向,即已经形成了涵盖多学科、双向、更多实现机制的大学—产业界科研成果流动的知识交换模型。
国内很多学者基于共生、协同理论来对技术转移的内生机理、机制和系统进行研究:司尚奇等(2009)、刘华等(2012)等将共生概念引入复杂网络,提出共生网络概念,并从共生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集聚系数和共生能量的生成和分配三个角度研究,提出了构建技术转移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具体建议措施。刘志迎等(2012)、洪进等(2013)从自组织理论出发,结合系统论,以序参量的驱动机制为主线,尝试性地构建了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路径的理想模型,对其演化规律、路径及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吕荣杰等(2018) 以北京技术转移到国内其他30个省份为对象,发现了以市场规模为核心,以创新环境为核心,以弱吸收能力和制度邻近为核心和以低市场需求和地理邻近为核心的四种能驱动力,能够促进技术成果的高效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