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体现整体思维的艺术观照法则:“以大观小”法
 
更新日期:2019-12-23   来源:文艺评论   浏览次数:23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以大观小法是宗白华从中国古典诗论、画论中所发掘出来的一种艺术观照法。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和基础》两文中

 
“以大观小”法是宗白华从中国古典诗论、画论中所发掘出来的一种艺术观照法。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和基础》两文中都专门讨论过“以大观小之法”,并指出,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已采用中国绘画上的“以大观小之法”。宗白华所发掘的“以大观小之法”是艺术整体思维意识在审美观照中的重要体现。
所谓“以大观小之法”,即艺术家观照山川风景时,并不只站在一个固定的点观察,而是用心灵之眼观照全景,从全局、整体的高度来决定、组织各部分,而各局部的景色受整体景色的支配和制约。这种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高下起伏的、着眼全局的艺术观照法就是“以大观小”法,这种观照法“折高折远,自有妙理。中国诗人、画家用心灵的眼俯仰空间万象,表现空间意识,从而节奏化、音乐化中国人的宇宙感。“以大观小”法表现的是“无往不复的天地之际”,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已经成为中国宇宙观的特色。中国人的空间与时间难以分割,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密切配合,时间的节奏率领着空间方位,这些从整体、全局出发的观点都是对“以大观小之法”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意识。
宗白华以“三远”之说来概括“以大观小”的艺术观照特征。所谓“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从山下往山上仰望是“高远”,从山前窥探山后所见之景就是“深远”,从近山望向远山所得之景就是“平远”。就色彩而言,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从“势”的角度来说,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飘渺。从观察人物来说,高远者明了,明了者不短;深远者细碎,细碎者不长;平远者冲澹,冲澹者不大。中国艺术家的视线俯仰往还、流动转折、处处流连,先由高转空,再由深转近,最后横向平远,从而形成节奏化的行动。中国绘画上的“远”是“似离而合”的、有机统一的时空。
根据宗白华的观点,在中国艺术家眼中,西洋那种站在一个固定点观察事物的透视法在绘画艺术方面难以成画,因为透视法只能看见局部,不能俯视全局。在宗白华看来,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懂西洋人“透视法”的原理,一千多年前的宗炳《画山水序》里已经点明其奥妙,只是站在一固定点观察所领悟的绘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西洋“透视法”的这一弊病已被清朝邹一桂点明。宗白华的观点说明,中国人重视从整体的角度思考、观察事物。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体现整体思维的艺术观照法则:“以大观小”法

下一篇: 体现整体思维的艺术观照法则:“以大观小”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