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理论在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运用,是标准化理论新的实践领域。我国标准化活动开始进入行政管理领域内是在1979年7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本文的行政管理标准化是指在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引进标准化的理念、方法、技术和原则,制定出一套具有统一性、系统性、协调性的行政管理标准体系,并以该标准体系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以达到行政管理事项具体化、行政管理方法规范化、行政服务程序体系化、行政管理质量明确化的运行状态。从内容上看,政府行政管理标准化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具体包括了管理内容的标准化(如管理事项的范围、管理对象、管理要求和规划)、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运行时限的标准化、机构与人员设置标准化、资源配置的标准化、服务质量的标准化等等。
行政管理标准化是对其他行业标准化建设(如企业管理标准化)的经验借鉴,有效的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标准化工作改革,要着力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行政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适应时代和现实需要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需要发挥其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作用。加快建设行政管理标准化既符合十九大关于“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精神,又能增强国家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透明度和可监督性。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总结了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基础,指出我国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十二五”期间,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内,开展并实施了11项重大工程,制定了1100多项标准条例,开展了100项标准化科研项目,建立了436个国家级试点地区,组建了一支具备先进标准化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该《规划》还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进行全面的、战略性的部署。同时《规划》划分出标准化工作建设的12个重点领域,具体有公共服务、公共教育、文化体育与旅游公共服务、劳动与就业、社会保险、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和基本医疗等等,规划出标准化的建设内容,也针对这12个重点领域制定了切合各领域的发展路线,规定了各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目标,指出了各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标准化建设目标是争取在2020年制定、调整、修改800项以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建立400个以上的国家级试点,培育出10000名以上的标准化专业人才。从此《规划》的以上内容可见,我国行政管理标准化工作是一项上期实施的战略任务,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技术性、站战略性、基础性的作用必将日益凸显,具有必然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