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准确理解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的理论意蕴
 
更新日期:2019-12-25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2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马克思主义精神需求理论的基本意旨1)人对自我本质的占有:从需求到精神需求人的需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其经典文本中多次提及

 
1、马克思主义精神需求理论的基本意旨
1)人对自我本质的占有:从需求到精神需求
人的需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其经典文本中多次提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和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就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就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因此,需要是人类历史的原点。同样地,历史初期的需要基本是物质化的生活需要。
之后,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语言和意识随即产生,成为社会的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从精神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人的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它是对周围可感知环境(自然界)以及对其他人和物狭隘关系的纯粹动物式意识;之后,随着人的社会化,开始意识到交往的需要以及“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必须和周围人进行来往,此时便形成了纯粹畜群的意识。但它和第一阶段一样,带有同样的动物性质,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阶段中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多,人的部落意识获得了发展。与此同时,分工开始发展,逐步从“自然性”地分工到“真实”的分工,亦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实现了分离。在这个时候,意识才“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 ,进而摆脱了物质世界的绝对束缚,脱离了以物之存在为前提的精神的对象化,出现了“产生于精神的精神”, 实现了精神(神学、哲学、道德等)的“自由”发展。
因此,正是在第三个阶段,人的需要才历史地表现出完整意义上的“精神需要”,并成为 “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由此,在由动物性的需要到人的精神需要的发展进程中,人得以实现对自身本质的不断占有。
2)精神需求的三维存在:实践、交往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按照不同的标准,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需求层次性来看,分为基本生产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对应地社会依次处于对人的依赖阶段、对物的依赖阶段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阶段;以需求对象来看,在哲学上一般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聚焦到精神需求来看,人作为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位一体的存在,也就内涵地规定了三个尺度,即实践的精神需要、交往的精神需要和发展的精神需要。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通过实践劳动改造自然界并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历史。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实践的精神需求限定在人与物关系的范围内,是指人在社会生产以及能动性发挥过程中衍生的精神上的需求,它体现着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为性。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础性范畴,“交往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物甚至以物为中介,但交往的实质是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因此,交往的精神需求限定在人与人关系的范围内,是指人为了实现彼此沟通交流以及作用影响而派生的精神上的需求,它规定着交往的目的性、社会性、交互性。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完成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价值指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因此,发展的精神需求限定在人与自我关系的范围内,是指人为了满足自身发展而树立的内在精神靶向,它具有理想性、指引性、驱动性。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本文中实践的精神需要包含其求知需求、职业发展需求等,交往的精神需要包括婚恋情感需求、社交需求等,发展的精神需要包含理想信念需求、价值观需求等,三方面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的现实图景。
2、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加以关注的必要性
1)个人“拔节孕穗期”:价值观正确建构的关键节点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大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从孩童向成人的过渡期,在此阶段,其生理和心理仍然在发育期,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的特质。由此,把握好这一价值观建构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树人”实效。
同时,需要是构成人的价值世界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勿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 也就是说,当满足需要上升为实践活动的原目的,这种关系才成为价值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要实现青年价值观的正确建构就必须掌握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原貌,也就是当前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样态。以此为基础,对具有正向积极促进作用的精神需求加以鼓励,对精神世界的消极方面加以引导和消除,进而避免使大学生陷入价值空场,通过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植入个体价值体系,使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自觉保持一致,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建构。
2)时代背景的影响:精神需求的群体性历史迁变
马克思指出,和人本身以及劳动实践一样,需要也和其一起成为最初历史的因素,共同构成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同时“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因此,人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具有继发性、历史性和社会性。
以改革开放加速期为背景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到社会体制转型、市场经济理念、泛传播交互方式等的深刻影响,使得大学生其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面临独特的家庭赡养压力、学业适应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经济生活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因此在学业、职业、生活和社交上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精神需求。同时,社会发展也赋予了主流价值观新的内涵,为了实现与时代新精神的同频共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主动调整对接,不断调整自身的精神需求对象,逐步完成精神需求的群体性历史变迁。这一变迁过程,既有社会环境被新一代所改变,同时时代本身又预先规定了新的一代的精神特质,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
3)国家教育新要求:落实时代新人的培育指向
关注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内核,是落实培育时代新人重要指向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高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时代新人的重要尺度。
就个人理想信念产生与践行的生成机制看,源自于人的自我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自我意识本身包含着“现实”与“理想”两个“自我”,““现实自我”通过自我意识活动的不断调整与发展,向“理想自我”愈加接近,“理想自我”则不断引导与规范“现实自我”的思想和行为。” 在此意义上,大学生精神需求成为了推动个体从“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媒介。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样态,把握大学生所思、所想、所求,鼓励满足合理健康需求,引导矫正消极不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唤醒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意识、担当意识、奋斗意识,才能使其自觉将时代新人内化为“理想自我”、使小我融入大我成为可能。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准确理解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的理论意蕴

下一篇: 准确理解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的理论意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