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与青年需求满足的统一
需要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动力,这一点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中都有所涉及和考察。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明确:“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由此,共青团必须重视高校青年的正当精神需要,满足青年的合理需要,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与青年需求满足的有机统一。
大学生的学习表现、生活状态和言谈行为往往隐藏着问题、蕴含着情绪、表达着诉求,直观反映着其思想动态。这就需要共青团把准脉搏、见微知著,及时回应大学生正当合理的利益关切和价值诉求。面对大学生注重综合素养提升和情感婚恋的双重精神需求,高校共青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开设人文大讲坛、世界名著赏析、传统文化解读等课程或讲座,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学生组织、社团等举办交流活动,为学生交友搭建相关平台。与此同时,基于大学生对国内外政治的敏感反应,共青团要及时引导学生理性辨析各类媒体的宣传视角,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时事政治专题讲座,坚定传播主流舆论声音。针对高校青年的压力来源,共青团可以高校相关部门,创新困难生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派遣压力。此外,高校共青团也要健全学校意见反馈、征询机制,保障学生能有效地表达其正当的利益关切。
2. 增强服务青年本领,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与青年成长规律的统一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的基本职能。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因此,高校共青团要根据高校青年的精神需求特点进行精准设置教育内容,团干部要倾入真挚感情,用身教言传和多元服务来感染学生,实现思想政治引领和青年成长规律的有机统一。
首先,面对大学生的“筛选式认同”求知模式,团干部要改变以往“强制灌输”和“以量取胜”的思想教育思路,避免加深学生的反逆情绪和抵触心理。可以尝试看似“去中心化”的情境教育来消除学生心理戒备,通过引发情感共鸣使学生袒露其心声、直言其观点、表达其诉求,实现由情感融入转化为价值认同,达到大学生悦纳的效果。其次,面对青年在就业创业上的现实困境,共青团可以通过整合企业资源,通过开展实践模拟招聘比赛、求职训练营以及带领青年走进优秀企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观念。再次,共青团要和高校其他部门协同,树立“三全育人”的思维方式,守好服务、实践、组织、文化育人的责任田,协助在科研、教学、管理、资助、党建各环节,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育人、感染人、引导人,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将大学生塑造成为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 突破固有教育范式,实现思想政治引领和多方位教育场域的统一
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表达,也就是说人必然处于社会存在中,这就客观地构成了多方位的、整体性的教育场域。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因此,共青团要尝试发挥多向度文化环境的合力,突破只依托高校教育的固有范式,建立覆盖全域的联动工作体系,实现思想政治引领和多方位教育场域的有机统一。
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上,共青团要善于就地取材,根据学生精神需求发展的阶段性,注意挖掘并利用校史、校情、校训等校本文化的浸染影响,通过学校独特的办学历史、治学理念和学者名家的魅力感召,以理想引导欲望,用文化提升知识,用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认知到主动理解,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共青团要适当地深入学生的家庭,用对话、用行动、用真情和青年家长形成联动,共同对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予以引导。最后,共青团要架起青年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在实践中引导青年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问题,利用好现有的社会实践平台,让青年学生由认识、思考到再认识、再思考,在思维动态发展过程中强化理性、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