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具体分析
 
更新日期:2019-12-25   来源:管理现代化   浏览次数:2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人力资源集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以产业兴旺为基础,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持续支持。当前,农村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力资源瓶颈的制约,主要

 
1. 人力资源集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以产业兴旺为基础,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持续支持。当前,农村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力资源瓶颈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人口资源回流动力不足、智力资源农村集聚趋势不明显、乡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严重滞后等。实现人力资源集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应重点围绕乡村产业兴旺的人力资源需求及其满足方式来推行。
首先是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城-乡回流。乡村兴旺和产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当前,在乡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起转移人口的城-乡回流机制,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要实现城镇智力资源的乡村化聚集。乡村兴旺战略的实现,需要来自于智力资源的支撑。最后,要切实提高乡村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乡村兴旺战略的直接执行者,乡村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最终落地的战略安排。实现人力资源的集聚能有效达到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和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同时也为创新发展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2.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创新模式是实施乡村创新战略的路径之一。通过研究乡村创新发展的内涵,对比乡村创新发展和城市创新发展的异同,从乡村科技创新、网络与中介组织建设和制度管理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乡村创新模式,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总要求的必经之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的内容。近年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农城乡发展加速融合,乡村比较优势不断加强,产业发展基础日益坚实。在农村经济社会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中,乡村产业到了再度振兴繁荣、兴旺发达的重要关口。在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中国特色乡村产业,对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动破解农村社会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实现农村长治久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和手段,从理论研究、实践发展、国际比较三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发展农村金融的对策进行一个定位,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者工作的基础,分别从农村所需资金的供给方、需求方和风险控制入手,分析研究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影响因素、促进资金供给的动力机制、农村金融主体特征、融资模式的构成、不同融资模式的风险影响因素、风控模型以及促进中国发展农村金融的对策及建议,此举是实现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效途径。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发展
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催生了不少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信息鸿沟,引发全产业链的升级与转变,结构性的重大改变不仅有益于产能改善和供应增效,还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价值重塑。在运营环节,开放性的互联网思维将打破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发展模式,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进行生产经营;在流通环节,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的智慧物流体系,将有效改善传统的多层级批发模式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在消费环节,聚焦不同应用场景和发展路径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由此,互联网与农业的碰撞,塑造了“新运营、新流通、新销售”组成的新的产业模式。随着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的实施,“互联网+农业”进入了加速创新与转型的关键阶段,相关参与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是实现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关键路径。
人力资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发展为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具体分析

下一篇: 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具体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