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更新日期:2019-12-26   来源:教学与研究   浏览次数:1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过程关系的概念及其哲学意蕴马克思的过程思想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对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强调

 
1.过程关系的概念及其哲学意蕴
马克思的“过程”思想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对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强调历史是人的实践发展过程。恩格斯的过程论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强调,世界的事物都是一个由各个事物“生成”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的过程思想蕴含着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认为世界向前发展的进程实际上是人的实践过程。以人为主体的劳动实践来体现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人、实践和发展之间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他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关系。
怀特海系统地将“万物皆流”的思想上升到“过程关系”哲学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万物都在流变的过程之中,既在流变,就必在一定的关系之中。“过程关系”是:“一个现实实有是如何生成便构成该现实实有本身,所以对一个现实实有的这两种描述并非是互不相干的。它的‘存在’是由它的‘生成’构成的。”也就是说,一个“现实实有”的存在状态与生成状态是相互联系的,不能脱离彼此而存在的,生成的过程决定了存在的状态。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过程”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关系”哲学,将过程关系定义为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发展和消亡新生,以及事物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从而,试图初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明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进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过程”思想和怀特海的“过程关系”哲学,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理解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的生成方式构成的,以及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反应阶段;补充阶段;满足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对表现为审美合成的客观资料的现实世界进行纯粹的接受。”也就是受教育者对于客观存在形成了直接的表象的认识。第二阶段,分为审美补充阶段和理智补充阶段。在审美补充阶段,存在着主体对感性认识的诸节奏和诸对比的鉴赏、判断,这是一个抑制和强化认识的阶段。在理智补充阶段,概念性认识的摄入,使得强化了的感性认识有了明确的理智活动的现实事态,“理智性”的意识存在,抽象的理性认识形成。第三阶段,在抽象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在如何满足理性认识这个问题上,展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是将理性认识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只有理性认识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能完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三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映照了这三个阶段,灌输教育是由反应阶段到补充阶段,自我教育是由补充阶段到满足阶段。由教育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教育主体对感性认识的主观能动的抑制和强化(这种强化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表现),形成了抽象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满足理性认识的内生需要,并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最终将理性认识具体化为社会行为实践和个人行为习惯。
3.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的建构及特征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关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建构。“宏观过程是从已达到的现实向欲达到的现实的过程;而微观过程则是将仅仅实在的条件转换成明确的现实。”。宏观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是在整个社会现实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之上,通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使之达到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过程。微观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对社会要求的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再外化为社会实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过程关系中,宏观过程造成从“现实的”到“仅仅实在的”的过渡,微观过程造成从“实在的”到“现实的”的生长。映照到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之中,宏观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是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到社会要求的过渡,微观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则是由社会要求到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的生长。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从现实水平出发,以灌输教育为起始点,在灌输内化与自我外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合力下,向着自我教育的最高点发展。这种前进不是飞机起飞一般的前进上升,也不是波浪式起伏上升,而是如漩涡一般地上升运动。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关系就是通过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化外化,一步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多次交替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下一篇: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