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戏曲数字化现状
 
更新日期:2019-12-26   来源:四川戏剧   浏览次数:2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戏曲数字化指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对戏曲表演、剧目抄本和口述本、相关文献等进行存储、加工、传播,是戏曲保护传承、濒危剧种保护的重要手段,也切合受众

 
戏曲数字化指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对戏曲表演、剧目抄本和口述本、相关文献等进行存储、加工、传播,是戏曲保护传承、濒危剧种保护的重要手段,也切合受众审美取向视觉化、文化消费行为移动化、艺术消费沉浸化的客观需求。运用数字技术保存、传承、传播和开发戏曲艺术, 不仅有利于挽救濒临消亡的民间戏曲艺术, 而且还能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 为其在多元化的时代传承下提供技术支撑。2015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文件特别强调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同年10月, 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针对戏曲工作明确提出, 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 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 推进其数字化保存和传播。
当前, 在戏曲艺术数字化研究中,模拟技术、影像数字技术、数码显微技术、三维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等的革命性变化, 为戏曲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先进的电子科技条件。在视觉呈现上,现代采集技术可以实现全高清视频采集甚至VR360度无死角采集, 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存储上,通过磁盘阵列、云存储+云主机等可以达到无限容量存储, 在保证容量的同时能保证数据安全, 浙江昆曲团相关戏曲艺术的电子资料已达1700T, 运用新的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原有存储介质容量受限、耐久性不够的缺陷, 可以永久存储, 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使质量受到损害, 甚至造成无法读取的现象, 避免使用录音带、录像带、CD、移动硬盘存储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在数据分析上,通过互联网技术, 能够便捷的对戏曲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管理、编写和数据传送, 还能通过手机、PC和智能客户端对戏曲的剧目、道具、服装、乐器、脸谱、演员等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在读取速度上, CDN网络加速技术也使读取速度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 电子终端 (电脑、平板、手机) 可以随时随地进去读取;在检索上, 除了以文本为主的内容, 图像检索以及视频检索技术的进步也大大方便了戏曲艺术的数字化,以图搜图, 以图搜视频等是戏曲艺术的数字化整理收集更加便利。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法规上还是人力与财力上,戏曲艺术的数字化得到大力支持,但是戏曲艺术在数字化传播和发展中方面仍然存在着文献资料采集与记录工作滞后、传播效果有限以及数字化戏曲建设程度低等客观问题,并且在技术助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思考技术以艺术之间的平衡关系,具体表现为戏曲数字化中所面临的单一性与独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这两大主要矛盾。
(一)单一性与独特性
戏曲艺术数字化传播过程中的单一性与独特性是技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实则上是指戏曲艺术技术性与艺术性中所涉及到的戏曲艺术形势与内容之间的矛盾问题。戏曲数字化采集固然能让戏曲艺术得到更加广泛、更加深远的传播,但是在戏曲数字化制作采集的过程中,一方面,过于重视戏曲名家作品的数字化制作,沉浸于各种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对经典名作进行低质量翻拍制作,艺术表演和内容创作被“靠边站”,形式与内容的天秤失衡严重,艺术欣赏的噱头来源于某某最新技术的运用,戏曲艺术的意蕴得不到原汁原味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戏曲艺术的表演能够进行数字化生产、传播,戏曲艺术作品也得以批量化生产,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数字化产品让戏曲艺术失去了其独特的韵味,某些地方戏曲艺术某种程度上遭受到“冷落”,本该在熙攘人群间去进行真切体验的戏曲艺术,在数字化助力搬上荧屏后,少了观者喧闹的探讨和“接地气”的观赏环境,在狭小的银幕空间不免变得“高冷”起来。戏曲艺术的形式单一性和艺术独特性得不到平衡,复制性与多样性的技术便利削弱了艺术的独特性韵味。
(二)继承性与创新性
戏曲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矛盾关系是指在戏曲艺术在进行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乃至三次创作时对原作品艺术内涵的把握所遇到的问题。在对著名戏曲如《牡丹亭》、《紫钗记》、《孤儿救祖记》等经典戏曲进行数字化传播时,一方面既要考虑到原著粉丝对数字化新作预期的满足和对原作的忠实度,又要考虑到在传播过程中加入创新性因素,而不仅仅是新技术的翻拍而已,因此就不可避免面临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矛盾。正如动画片《黑猫警长》和《西游记》一样,在对它们进行数字化创新制作时,仅仅是对它们进行了三维效果的转换而在内容上照搬原著,被观众讽刺为加了3D效果的孙悟空,这样的数字化传播的效果可想可知是多么差强人意。因而,在对传统戏曲艺术进行数字化转化时,能够既表达戏曲艺术深处的艺术内涵,又能够在满足大众期待视野下对戏曲艺术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进行最佳解读,是对戏曲艺术数字化继承和创新矛盾的化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戏曲数字化现状

下一篇: 戏曲数字化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