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馈的便捷性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与现实紧密相连,网络舆论与现实舆论相互呼应。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客体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话语权正在悄然转移。全媒体使得传、受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也使得传、受者之间的反馈交流越来越快。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全媒体改变了过去互动缺失的政府传播模式,从“一对多”传播转向“点对点”的传播,变成交互式的传播。这使得发送者转变为接收者成为可能,这主要是通过传播反馈来实现的。在某种程度上,全媒体的使用使传播具有真正的传播意义,因为它恢复了传播的原始面貌和价值。
(二)传播模式的变化
全媒体的出现,使传播方式由“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而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传播过程更加人性化,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它的出现也扩大了传播交流的空间,沟通的方式是分散的或分裂的,沟通形势迅速,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碎片化的即时沟通形式。 在任何地方都可做到即时、及时传播,这就使多元化传播方式无所不在。故全媒体的应用有效扩大了受众覆盖面,便于广大民众接收政府信息资源,从而在一定层面上削弱了数字鸿沟的问题。
(三)传播生态发生改变
从传播生态的角度来看,政府传播的主体通常控制着话语权,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得以传播和提升。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各种疑虑的声音逐渐沉默,使政府陷入了一言堂的状况,很难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缺失较好的反馈,使政府传播缺乏公信力,无法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形态,也容易造成部分人员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与主流意识的差异。然而,在全媒体时代所构造的传播生态中,政府的角色不是无所作为了,相反,它应该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把自己作为宏观生态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个体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放大,个体传播行为也得到了激发,群众对于政府的言论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