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更新日期:2019-12-26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3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寓意深远的民俗文化中国乃礼仪之邦,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其蕴含的礼仪风俗都是经实践检验、动态发展中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和

 
(一)寓意深远的民俗文化
中国乃“礼仪之邦”,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其蕴含的礼仪风俗都是经实践检验、动态发展中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和祭祀文化是传统节日物质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
1.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是人类生存亘古不变的追求,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以传统节日为表达形式的饮食文化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简单吃喝,更多是在承担传达民俗情感、承载期盼愿望的责任。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过年基本上从腊月初开始准备,直至来年正月十五都算年内。在饮食上处处体现我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很多地方在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寄托希望来年万事如意年年高的美好心愿;北方过春节会吃水饺,“饺”与“交”谐音,春节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是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愿的表达。而且,水饺形如元宝,寓意包住财运,生活富裕;南方过年会在除夕之夜吃鱼和火锅,象征“年年有余”、“红红火火”。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取“团团如月”之意,表团团圆圆之情。清明节,又名“寒食节”,食俗文化丰富多样:陕北部分地区清明节当天男士吃圆形“子推馍”、已婚女士吃条形“梭子馍”、未婚女性吃“抓髻馍”、小孩吃各种动物造型的蒸寒燕,寓意家族香火绵延,同时教导子孙世代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不忘祖先祖训;南方青团和艾粄是清明节祭祀的必备食物,以求一年无病无灾;中秋的饮食除了大众较为熟知的吃月饼以外,还有吃鸭子、吃田螺、吃芋头、饮桂花酒等习俗,表达家人团聚的欣喜之外,杀鸭子警示子孙后代勿忘反侵略斗争,借剥芋头皮象征辟邪消灾的良好祝愿。此外,七夕,做“巧食”、食巧果、制“酥糖”,表明人们对精致灵巧、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的向往;重阳节吃重阳糕,图步步高升之吉利,含登高避灾之祈盼;冬至杀猪宰羊、包馄饨饺子,进补身体、抵御冬季严寒。
传统节日的每一道食物都具其自身独特的语言,传达着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期待和追求,饮食的风俗习惯也昭示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下来的特有生活方式和文化取向。
2.祭祀文化
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通过祭祀活动发展来的,祭祀仪式大多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敬,而后升华至家族情感、民族情感。在我国古代,祭祀是社会政治活动的重要部分,“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深深影响了历代人民对祭祀的重视。目前我国传统节日中祭祀为主的节日为清明和冬至,清明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节气命名的节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正式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优秀价值观念的职责。清明祭祖不仅悼念先祖、认祖归宗也缅怀先人、致敬英烈,这种仪式被赋予多重社会功能:一方面对中国孝文化的传承,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稳定发展的根基所在,清明的的祭祖活动是前人与后人的代际传递,蕴含着后人对先祖的追思感恩,强化对亲情的认同感,促进家族凝聚力,承前启后,不忘自身对后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为英烈扫墓仪式是对先人事迹的肯定,了解历史正视历史,教育和引导后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冬至的祭祀源于古人最原始的信仰,古人祭天拜神为求风调雨顺,具有一定的神化色彩,“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冬至祭祀仪式传承至今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冬至祭祀,一为祭天,求风调雨顺、福寿安康;二为祭祖,缅怀先祖功德,感恩致敬。 除此之外,除夕连夜饭之前也有祭祖的风俗,寓意同已故先人共享团圆,体现对亲情的重视,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二)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
中华传统“和谐”理念在传统节日中根深蒂固。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节日的设定犹如天地人进行和谐交流沟通后的产物,都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并严格依照特定的节气和时序。首先,节日日期的确定上依照天象、物象和气象的规律。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据,从农耕周期中演变出节日周期,并产生对应的庆典仪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天、地、人贯通一气的和谐思想。再者,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上来看,由春至夏再到秋冬,形成一脉相承的时间链。春天降至,万物复苏,春节、元宵、清明适时来临,合家团圆、舞龙赏灯、庆新春伊始,并祭祀先祖、踏青游园、农耕播种;临近年中,炎热夏季,端午而至,归省探亲、悼念屈原,驱邪避毒,以期好运;秋高气爽,七夕、中秋、重阳纷至沓来,各种庆典仪式庆贺丰收。严冬来临,冬至、除夕如约而至,送灶祭祖、扫洒除尘、辞旧迎新,品一年丰收之果。四季节日和谐有律,正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体现,同时也展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应时而作,追求万物和谐的价值准则。
(三)家国天下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人文、人道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一直是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必要的载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不断创造、发展、继承、创新下来的优良传统,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凝结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人文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里,最能表达的便是对亲朋、对家乡、对祖国的特殊情感。如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在春节前从各地赶回家乡,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小年、贴春联、祭祖、连夜饭、给压岁钱、守岁、拜年,满含团圆的期盼,体现了中国人民极强的家族凝聚力、更有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如清明,不仅是怀念已故的亲人,也是对历史上有过功绩,对国家有贡献、为人民服务的烈士的缅怀与纪念,通过在清明节祭扫烈士纪念碑的形式,对已故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是当前进行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更是对后世的一个警醒,警示自己心中应有大爱,始终保持对国家的赤子之心。以这种仪式感的节日引起现代人对家国情怀的升华,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彰显,也是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的重要体现;如端午,人们通过悬挂艾叶、菖蒲,包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传颂爱国的情思;如重阳,起源于战国,1989年将其定为“老人节”,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直至今时,将中国“孝”文化展现无遗。
现代社会,每逢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向父母、老师、长辈表达感谢之情,一方面是心意的传达,另一方面促进感情的维系。通过节日传达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并将这份传统身体力行的向下一代传输,是我国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最好的诠释。
(四)代代相传的道德规范
中国是“重德”的民族, “忠孝仁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传统节日中也有所体现,并随着传统节日的发展及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观念紧密融合其中,并随之形成一种隐形规范。“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给在外游子的要求和提醒;晚辈要先去给长辈拜年 ,长辈给幼者压岁钱,是对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遵守;烈士扫墓、纪念故者是不忘历史、遵从孝道的警示;七夕互表心意是对爱人忠诚的仪式,中秋团圆、端午安康是对家庭、对亲人的重视。每一种节日的背后都隐藏对小家、对大国应有的道德准则,时刻提醒人们不忘中华传统美德,牢记传统作风,传承中华文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下一篇: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