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西南联大工学院课程设置的当代启示
 
更新日期:2019-12-27   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1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如今,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这些都和工程教育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当前我国急需培养大批具有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的工业人

 
如今,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这些都和工程教育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当前我国急需培养大批具有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的工业人才,为此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同时建立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来开展育人大计。反观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的艰苦条件下仍能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而工学院作为当时联大学生人数最多的院系,办学成绩斐然,它在课程设置乃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对现今的高等工程教育仍有较大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要吸取国际经验,批判地加以吸收和改造。当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高等教育改革成为主旋律,“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国际工程教育也正在快速发展起来,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日本的“日本再兴战略”等,一系列战略实施均对工程教育做出了安排。为此,我国的高等工科院校有必要借鉴国外工程教育改革的有益经验,关注国际动态、积极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保证时效性、前沿性。
第二,课程布局中适当提高实习类课程的比重,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一些工科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这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灌输,学生缺乏实习训练,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针对这一问题,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西南联大工学院就是通过设置大量实习课程来弥补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因此,现今的高等工科院校应当适量增加实习类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切身体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第三,课程实施方面要注意聘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障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师的个人能力,包括学识、阅历、素养等。学识方面自不必说,这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关键在于教师的阅历,尤其是其所具备的工程经验。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教授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工程师的经历,这对于偏重实践性、应用性的工程类课程教学而言大有裨益。因此,在教师聘用的选择上需要考量个人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以及工程经验等诸多方面,这是当前一些工科院校值得注意的。
第四,课程设置理念应兼顾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但是却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曾在联大工学院学习的学生,也有19位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后又有6位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大工学院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专家学者,也培养出了数量众多的具有实干精神的工程师,其中部分人还曾担任过政府机关、企业单位、高等院校的行政职务。这些人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依靠工业知识和技术得来的,他们对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也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局限于工程领域,能够跨越学科壁垒在其它领域内取得成功。“长远来看,未来的工程教育必然将以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此,当前的工科院校也可以适度增加一些通识类课程,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西南联大工学院课程设置的当代启示

下一篇: 浅谈西南联大工学院课程设置的当代启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