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对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分析
 
更新日期:2019-12-30   来源:学术月刊   浏览次数:2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焦点和研究路径。整个工业文明阶段是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的历史过程。它通过市场经济、科技创新、民主政

 
(一)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焦点和研究路径。
整个工业文明阶段是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的历史过程。它通过市场经济、科技创新、民主政治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市场经济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形成巨大的生产力;民主政治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形成对人的潜在创造力的解放,使工业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有扩张力和征服力的文明。这种扩张力和征服力在空间范围内一定要求突破国别限制,形成世界市场。国际贸易不仅成为世界市场的前提,也是世界市场的结果。贸易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各个国家(包括处于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是处于不同国际分工阶段的国家)是如何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贸易利得的?怎样才能在贸易交往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得?由此,其研究路径为不断挖掘形成贸易优势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科技创新等新要素,甚至包括所有要素的动态整合。
西方经典贸易理论将重商主义之后的绝对优势论直至今天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的整个演进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贸易理论。
1.传统贸易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H-O模型)。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等为假设前提,研究贸易的发生和流向。总体结论为:贸易能够弥补参与国家的生产不足,在分工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与出口使得参与国均能获得收益。至于一个国家生产什么,出口什么则取决于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劳动成产率(绝对优势论与比较优势论)和国别禀赋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传统贸易理论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模型进行的静态分析能够适用于当时西方生产尚不发达、需求和供给结构较为单一,且主要依靠资源驱动生产的总体发展阶段。
2.新贸易理论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本说、R&D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当里昂·锡夫用实证研究质疑现实中贸易流量结构和方向同H-O理论有所偏差之后,国际贸易理论开始进入新贸易理论阶段,其实质是通过对成本优势的充分发掘来修正传统贸易理论,使其理论内核依然符合现实贸易实践。传统贸易理论对成本优势的形成仅仅局限于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新贸易理论则将成本优势的成因扩大到各种新要素、规模报酬、甚至是通过时点上的比较,重新发现由于产品自身周期性生成和消亡规律而生成的更多其他相对优势。新贸易理论注重在时间维度上的比较分析,因此是比较静态分析,它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在新贸易理论阶段,全球贸易从简单的国别之间的成品贸易发展到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贸易投资兴起。
3.竞争优势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认为国家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在于微观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中观行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整合能力以及宏观上国家调配资源的能力。当某些产业在国际间转移,国际比较利益发生变化时,原先拥有该种产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可能就会因为固守静态比较优势而失去贸易上的竞争优势。各国只有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动态调整中,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及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进行优势整合,才能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论的前提条件是各国充分开放,资源和市场可以在各国之间任意流动和共享。因此,竞争贸易理论阶段伴随世界范围内和大量区域内贸易组织及贸易协定的生成,旨在打破国家间的贸易壁垒,为竞争优势的获得创造条件。
(二)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和思想基础溯源。
工业化和工业文明在西方国家建立之后,国际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体制方面,由英国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创立了自由贸易体制。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竞争同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同样重要。自由贸易的背后是国际分工。在他们看来,像国内每个生产部门内部和彼此之间存在分工一样,国际上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分工,这种分工的发展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比各国各自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为有利,而要实现这种合理分工就必须实现各国间的自由贸易。以自由贸易为前提,贸易竞生逐渐成为贸易理论的逻辑,而这个逻辑也不断强化了工业文明背后的思想支撑——经济持续增长与人类中心主义。
1.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无限增长、自由贸易、竞生。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经济增长持有至高无上的崇拜。这个崇拜来源于一个基本设想:国家福祉乃至人类福祉以经济增长来衡量。因而如何不断增加一国财富就成为17世纪之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思想家和实践家为之奋斗的基本命题。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奠定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自由贸易思想伴随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全球蔓延并占据统治地位直至今天。维护自由贸易思想的主要理由在于:市场经济基于个人自由的选择,相比计划经济更加高效;而市场需要不断扩大规模以创造规模效应以及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效率提升。这时,自由贸易的出现可以充分发挥国别比较优势,为市场边界的不断扩大以及分工提供条件和动力。但是,当国际贸易变为全球化,竞争优势就会超越比较优势激发更加激烈的国际专业分工,国家之间必须相互竞争以占领市场份额。竞争带来了参与国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程度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但由于资源稀缺和竞争本身所具有的排他性,“竞争”上升为“竞生。”伴随竞生模式出现的国际间劳动力竞争、价格竞争、市场竞争、资源竞争等一系列竞争常常触动贸易摩擦不断积累升级,即便有贸易协调机制从中斡旋,也无法阻止贸易战的发生。
2.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思想基础:机械世界观与人类中心主义。
对个体利益和国别利益的追求源于为古典经济学奠定基础的机械世界观和人类中心主义。17世纪初,英国思想家培根开创了实验自然科学,并同法国思想家笛卡尔一同开启了西方哲学还原主义“认识论”的转向,形成近代科学和工业文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按照还原主义认识论,自然被理解为类似钟表的机器,人可以超越自然之上,认识自然并控制自然。这种机械论的自然观培育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的主体地位构成社会研究的出发点。机械主义世界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追寻个体效用最大化,忽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各个组织层面的系统性协调;忽视自然与人的整体性协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对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分析

下一篇: 对工业文明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