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今天的自由贸易给大多数国家带来的损害超过了它带来的好处。众多代价宣告了工业文明范式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彻底失灵。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统筹解决人类面临危机的方法,国际贸易理论也需要从整体观、有机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新的构建。
(一)国际贸易语境的巨大变化
遵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国际贸易的语境已经同亚当·斯密时代的国际贸易情境大相径庭。正如本文前述分析:第一,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发挥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无法自由流动)早已松动;第二,近两百多年繁盛的国际贸易和工业革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地球表层生态系统退化,减少碳足迹是当下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第三,全球化加深了资源掠夺和市场垄断,贸易竞争机制加剧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力量的失衡,世界秩序需要新的力量加以平衡;第四,国家、民族等共同体的边界已经被削弱,国际贸易的目的、方式、结构和途径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第五,全球互联网技术引发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方式,甚至包括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信息文明的繁荣使国际贸易面临新的内涵和意义。
事实上:国际贸易语境的变化预示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衰退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如何能够系统性扭转工业文明所导致的诸多困局并构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让国际贸易适应于新的语境并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我们也看到: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马克思曾经预言:人类未来的社会,将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从本质上来讲,贸易就是连接世界的一种交流方式和对话关系。公正的贸易是个性化的、真实的、互惠的。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就是要将“全球化”中的国际贸易引向活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表达的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崇高理想就是站在当今世界历史进程的新特征、新规律和新趋势下的创新理念和价值体系,是对“生态文明”范式的开创。
(二)生态文明范式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转型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站在当下,国际贸易理论应当指导人类实现“可持续”,而非指导个体国家或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国际贸易必须在“生态文明观”下以“公平、参与和可持续”的目标进行组织。如果能够将国际贸易理论调整到生态文明框架下,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二元对立中激战。国际贸易本应回到其正常的、有助于增进人类福祉的基本功能和健康轨道上。当然,这样的调整基于一种不同于当下西方主流学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这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站在生态学的立场上,重新回到问题的本源——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可持续环境的关系等基本原理和范畴上,我们才有可能在“危机”中发现真正的“转机”,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均衡点。
1.“有机”世界观超越线性机械论
有机世界观超越现代的实体机械思维方式,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它处于流变的过程之中,并且相互联系;世界的发展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现实中,我们看见:经济发展了,政府、市场、国家等所有主体和要素的相互关系都在变化,甚至资源的稀缺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经济理论只着眼于经济(即整个宏观经济),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大自然和环境都只是这个宏观经济的部分或者部门。而在生态文明范式下,“有机”世界观要求我们转换思路——将“宏观经济”看作是一个更大的包含性和支持性整体的组成部分,而这个更大的整体就是地球、大气层及其生态系统。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其目标将不再是单一的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增加国别贸易利益。协调于全球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共同体福祉将成为其新的使命。
2.“共生”世界观超越“竞生”思维和竞争机制
当我们以有机的世界观来看待系统时,整体观也会自然被运用进来。现代科学对“整体”的忽视以及对“部分”的偏重往往导致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家、社区、城市、民族、国家乃至更大的共同体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下的等级组织,在每一层级的动态演化中,竞争和互利共生(合作)同时并存。竞争,在社会达尔文主义那里被认为是有助于进化的。我们也的确看到,在工业文明下,竞争造成的压力会使人们转向对自我潜能的发掘和对科学进步的追求上。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相连,市场经济激活并解放了人的本能需求,转化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当竞争发展为不择手段争夺有限资源和生存权利时,“竞争”就变为“竞生”,其表现出的对系统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在这种境况下,生态学认为系统能够得以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下保持”内稳态机制”(homeostatic mechanisms),必须超越“竞生”,转而依赖系统内部的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我们可以认为近来超级大国之间关系的戏剧性变化类似于事情变得强硬时共生关系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生态学认为:处理复杂系统时必须采用整体方法;(当资源或其他)达到极限时,协作比竞争具有更大的生存价值。
(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转型
逆转当前危机的一个前提是将宏观经济看作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继而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构建就必须跳出传统经济学框架,采用融合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的价值观和文明范式。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近200年的国际贸易和全球化极大推动了地球表层信息系统增殖。国内最早基于“地球表层信息系统增殖”概念提出生态文明观的著名学者刘宗超博士认为:“地球表层信息系统增殖律从广义意义上揭示了地球表层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以及诸子系统相互协调而出现新秩序的规律。”工业文明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高熵文化是地球表层退化的根源。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促进了交通、通信科技的发达,同时也导致地球生态功能紊乱,地球系统自身调节受到大规模干扰破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全球化将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级组织实现了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复杂连接,使所有子集组合成更大的功能性整体。这种局面说明,文明的演化中,国际贸易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可能通过退回国家与民族的封闭状态或通过某种孤立化的事件处理来修复地球系统功能,我们必须利用信息系统增殖和信息文明成果在生态文明观上构建整体性的协调,从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角度调整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才能最终从混沌中逐渐走向有序,实现“可持续”和地球福祉的增进。
1.国际贸易理论转型之后的目标和原则
内生于生态文明价值观和范式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将国际贸易调回其本质:即为了共同体的福祉,保证某种开放和流动,以促成全球经济、社会和地球表层的多样性和交互性;同时确保在去除“控制”和“依赖”的关系上建立国家之间健康的连接和公正的贸易。
为此,国际贸易理论必须遵循一些新的原则:(1)服从于全球整体协调的生态法则。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作为地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所有目标都是为了某种最高的善而采取的手段。而这种最高的善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共同体的健康协调,它的达成将反过来促进每个子系统的健康协调。(2)从个人主义的自由贸易转向共同体的自由贸易。个人主义的自由贸易倾向于谋求少数人的最大利益而冲破共同体边界,践踏共同体利益。它通过要素价格均等化将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的生活降到了一个较低的共同标准上去。当然,作为个体,我们也不能为了服务于并不存在的、假象的世界层面上的共同体组织,而牺牲现有的国际层面上的共同体组织。更好的办法是,首先建设和加强国家共同体正在被削弱的约束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公正、健康的以共同体福祉为宗旨的贸易。共同体自由贸易下的有效功能制造的均衡张力将有助于形成符合生态结构特征的,去中心化的全球分布状治理结构。
2.转型与研究内容
生态文明范式指导下的全球分布状治理结构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巢状结构,也就是生态经济学家柯布博士所说的“共同体中的共同体”。罗马俱乐部著名经济学家戴维·科顿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有机体类比。他认为: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全球社会组织结构应该从自然生态系统中习得。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是合作性自组织社群。首先,每一个社群细胞自身具备适应当地环境的自组织能力。社群内部每个个体都是个微系统,他们通过即竞争又合作的机制充分优化其获取、分享、使用和储存可用能源和实物资源,这既对其自身有利,也能为更大的系统需求服务。“本地的自我依赖”给每一个当地系统施加一种压力,促使人们基于本地的资源平衡消费和生产,进而可以帮助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其次,单个社群细胞也不能脱离其他有机体在单一物种环境中生存,它们必须在多样性中通过连续不断的交换才能蓬勃发展。生物圈中的多样性越强,不同物种间的合作就越紧密,整个生物圈就越容易抵抗危机,其创造、追新的可能性的潜力越大,适应当地环境变化的能力就越强。第三,良好地管理和维护边界,对生命的存在和适应当地环境十分关键。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应当在每个层次组织的分界,如细胞、器官、多细胞有机体乃至多物种的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可以渗透的膜和可以穿透的边界。如果这层膜破裂了,在实体内部流动的用来维持内部结构的能量与环境中的能量混合在一起后,它就会死亡。如果这层膜封闭了,将该实体隔绝开,切断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它也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