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具有多元的特点, 因此,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农家、佛教、道教等,在荆楚大地上都有发展空间, 其各种价值观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以道家为代表的价值原则的影响程度较其他地域为深”。所以,兼收并蓄逐渐成为荆楚文化传承的精神基因之一。
(一)、20世纪初至1949年:湖北传统美术的现代化转型
由于地理通达,自古以来荆楚地域就是一个移民混居的地区。先秦时期,有荆楚族、汉族、巴、越、蛮等民族;六朝以后, 演变成为汉族 、土家族 、苗 、瑶等民族。此后,数次的北方南下移民以及明清时“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多种民族与多种文化在荆楚大地上融合、繁衍。在历史进程中荆楚文化不断地兼容这些移民文化,逐渐形成荆楚文化的开放兼容性特征。所以,在近现代“西文东进”的过程中, 在传统文化转型及现当代新文化建设中,荆楚文化的兼容性特质再次显现。
20世纪20年代,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学科化的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师徒相传的承袭模式,武昌艺专、“梅社”等美术教育机构及学术团体成立,来自于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在武汉汇合成多元之势。蒋兰圃、唐义精、唐一禾、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钟道泉、徐松安等艺术家在各自领域中兼收并蓄,以“阐扬国故,振起艺术”为宗旨,开创传统美术的现代化之路,在早期的美术教育及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荆楚美术教育与传承位居全国的领先地位。
20世纪前半叶,民国时期的“大武汉”因商埠的繁华而荟萃人文,中国社会性质迅速变化,近代革命历程与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为本地区的美术创作及教育注入了思想与内容上的新活力,湖北美术也在这场时代洪流中从传统美术向现代化转型,呈现出多元相传、自强不息的荆楚文化精神状态,既注重“阐扬国故”,又包容了外来的美术思想。湖北美术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不仅呼应了全国美术的发展态势,而且也为20世纪下半叶自身的发展孕育着新机。
(二)、1949年至1978年:新时代湖北美术的融汇与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湖北美术一度繁荣,再次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1953年至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汇聚了中南几省的美术优势资源,成为了湖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美术人才培养及创作基地。来自各地的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等名家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并在湖北地区创作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1956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等艺术院校之一。1965年湖北省美术院成立,省内外诸多的艺术家聚集于此, 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美术创作基地。
“文革”期间,湖北文艺虽然遭受巨大损失,但在美术领域里仍然有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及团体坚持创作与传承。中国画方面,张振铎、汤文选、陈作丁、周韶华、鲁慕迅等人用传统的笔墨表现时代精神与生活;油画方面,杨立光、钱延康、刘依闻、唐小禾等人的作品成为继承者的标杆;版画方面,湖北版画教育与创作的开创者陈天然培养了查世铭、戴槐江、张京德、陈元武等学生,这批新生力量成为了湖北版画创作及教育领域里的中坚;雕塑方面,张祖武、王福臻、刘政德、汪良田、李正文等人,大多数是在文革前接受的雕塑教育,在接受西方写实主义的同时,其创作思想更加注重对民族传统雕塑资源的传承;美术理论方面,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上见解独到,阮璞在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学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汤麟在美学、西方美术史方面的造诣颇深。
另外,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湖北群众性的美术创作活动兴起,涌现出“东湖印社”(继西泠印社之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印学组织)、“一冶工业版画”、“黄陂农民泥塑”等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创作群体,活跃了民间美术气氛,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并在现实主义艺术形式与内容上注入了鲜明的时代风格。
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中,虽然这代湖北美术人身处“特殊时代”,经历了很多曲折,不可避免地带有特殊时代的烙印——僵化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但是,这也促使了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基层,正是这些艺术家的执着追求、承上启下,艰难地传承着筚路蓝缕、上下求索的荆楚文化精神,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为改革开放后湖北美术的变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