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更新日期:2019-12-31   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   浏览次数:26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就是品牌营销体系较为落后,市场信息存在大缺口,依靠农产品品牌销售的农产品企业的销售区域过于局部,无法体现经济效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就是品牌营销体系较为落后,市场信息存在大缺口,依靠农产品品牌销售的农产品企业的销售区域过于局部,无法体现经济效益;农产品品牌的运作层次不及其他商业品牌,农产品企业不能从消费者角度打开消费者的农产品购买视野,农产品企业的分销乱、散、杂,农产品品牌的整体形象较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即使拥有品牌也无法形成集约化和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各个市场的要求;农产品企业的发起人多为农民本身,他们缺少商业化的销售管理思维,这类企业多为单一原始形式,没有形成规模的完整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电子商务有计划的推行会改变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其核心要求就是开拓市场、产业化推进、新型农民的培养。
(一)农村电商为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大市场
保证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根本在于解决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如果没有销售渠道,就算农产品有品牌的推广也无法满足“卖出货”最直接的目标,农产品产业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农民创收。农村电商的作用就是形成一个营销网络,这个营销网络面向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农民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推广和售卖自己的产品。这种直接连接客户的形式不仅能扩大消费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可以促进销售信息的收集与传播,销售方能明确地掌握到当前市场的动向与信息从而为自己下一步的销售做好准备,避开盲区。此外,农村电商也会提供想形成农产品企业的商家开拓新品牌的平台,利用O2O的形式会给消费者商品的直接感受,商家可以由此推断出消费者的喜好,由此产生新品牌迎合消费者。
(二)农村电商推进农产品品牌企业自身的模式更新与新型农民的培养
网络营销可以促进品牌推广,商家会以客户为要求进行精细生产,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产品的产业链会因此得到完善,所卖商品的包装也会变得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产品面向的高低要求市场都可以满足。当生产同样或者相关产品的的企业取得联系后,各个生产区域就会形成网上原材料生产的电商分区,在这个区域内,各商家会聚集生产资源和生产工具从而形成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销售。这种模式下,各个分区的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升级,科技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推进,企业领导者品牌营销的理念和模式都可以得到更新。原本缺乏管理思维的农民企业家可以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学习和体会到电商运营的基本策略,相对于实体农产品企业,电商农产品销售更容易上手,农民们也能跟上“互联网+”的热潮改变思想,更新观念,最终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农民。
(三)农村电商促使农产品品牌成为一个线上线下的完整体系
O2O的模式在于把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完美结合,它能拼接线上信息的获取和线下的实际感受,它是服务、咨询和传播信息的统一体。农产品品牌营销不仅需要优良的产品品质,还需要顾客在购买过程中贴心的服务和顾客买了产品之后企业对其周到的售后,这种服务是对顾客疑问的解答和信息的提供,顾客也能更容易地联系到企业本身。企业得到顾客的意见可以促进自身经营模式的改善,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在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映入顾客的心里。品牌是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就要看这个企业及产品,售后服务,影响力,历史文化价值等一系列要素,电商平台的搭建可以将这一系列要素进行释放,其核心指向服务。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下,只要把服务做好,消费者就会更容易倾心,有了消费者就可以促使整个品牌完善其他部分,成为一个线上线下的完整体系。
(四)农村电商以政府为导向带动农民学习,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村电商的发展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突飞猛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交换时代需要农民更新传统观念来找到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式,要想让农民更好接受电商的思想理念就要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普及、物流建设等,还要为农村提供电子技术的硬件支持、提供电商人才为农民进行电商教育、开展专讲活动给农民传授管理的理念。政府还需投入财政支持,给予农民电商创业基金,激励农民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转变,同时也给已经存在的农村电商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后的发展中可以以先发展的农村电商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其区域内农民进行农村电商活动,这样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品牌也可以由规模效应形成。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让农业先进入信息化,当农民对信息交换司空见惯时就已经达到培养新型农民的基本目的,农业现代化也可以由此深度推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下一篇: 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