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滦县师范的教育概况
 
更新日期:2020-01-03   来源:教育与考试   浏览次数:2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学校的创立与兴起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二十日,滦县师范建立,始名直隶第三师范学堂。在滦县城北,始购地兴。由直隶提学使张云阁为监督。同年

 

(一)学校的创立与兴起
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二十日,滦县师范建立,始名直隶第三师范学堂。“在滦县城北,始购地兴”。由直隶提学使张云阁为监督。同年七月,学校开始招生上课,是为本校开办之始。次年春季增添新生一班。五月份,在县城以北新校舍落成,学校有了自己新的校舍,秋季又招新生一班,于是有了三个班的学生,学校已初具规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骤直鼎革,驻兵校内,文书器物,毁于一空”。刚刚起步的河北滦师也未能避免遭受战争的袭扰与破坏,被迫“自八月解散”。1912年五月,更名为直隶第三师范学校,重新开始召集复课,中途停课几乎有一年之久。
民国四年,直隶省长委任牛宝善任校长,当年第一班毕业,这是此校有毕业生的开始。在此后的发展中,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各种教学器具大致齐备,并按时增加班级,并选派优等毕业生赴外国留学。直隶第三师范学校一时间声誉大起。
民国七年二月,因有战事发生,滦县师范校内再次驻兵,学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从此以后,每遇到战事,校内驻兵就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自1922年以后七年的时间里学校都不曾有稳定的办学空间。“最惶恐时期,西东军旅,此去彼来,同时省款停发,全校解散”学校再一次停课许久,“其后召集上课,只能让出教室而止,不得已,乃就赁城内客店,为员生住店,可谓历尽艰难矣”。学校办学环境之差,条件如此之艰苦,由此可见一斑。此后学校又经历多次战乱,经费短缺,器物损毁,校舍残破。虽换了几任校长,但由于战争不止,学校很难恢复原来的办学规模。
民国十八年,河北省教育厅委任武学易以督学之职接任校长,负责整顿。首先,学校恢复旧有的办学规模,修补残破的校舍和教学工具,增添一批急需的教学器材。民国二十年奉令添设女子师范部。民国二十一年附属小学在城内北街添设幼稚园,二十一年成立附属小学高家坎分校,并于当年秋季停前期师范,招男女初中各一班,是为学校添设中学班之始。至民国二十五年度,有男师范六班,女师范三班,女初中三班。附属小学额为高级四班,初级四班,幼稚二班,共十班。今推行义务教育,扩充班级,广设分校;十月泡石淀分校成立,计共有高初级十一班,幼稚二班,短期二班,为十五班。
武学易校长上任以来的六年之间,学校由原来的六个班而扩充了数倍,小学扩至十数班,本校添设女生部,小学添设两分校及幼稚园,校基较于原有面积添置加三分之一,添筑校舍数百间,在校学生达千数百人,学校面貌已觉焕然一新。但仍有陈旧房舍并未整理,新建筑拥挤尚未投入使用。“大原因在经常费虽能照发,而数年增班,临时费固未曾领到也。三四年来,事变影响,沦为战区,惶恐扰乱,不止一次,又以驻军之故,多所损坏,幸皆为日不久,随时恢复,经诵不辍,负责有人,拮据经营,固已不言而喻可喻矣。教学之道,责任方殷,前途光明,是惟师生共同努力”。1935年,教育厅视察员郑澄和曹乾元视察该校情形,上报称“该校行政组织,尚称健全,校长武学易学品素优,经验宏富,任职以来,对于校务甚为努力,逐年扩充,颇有进展。职员服务,尚称得力”。
滦县师范自从创立以来,历经战争的洗礼,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办学,在多次的停课与复课之后,学校在武学易校长的带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恢复了之前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规模,并且积极筹办各地分校,附属学校,同时添设初中部与女生部,扩大办学规模,成为了冀东师范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教务概况与课程设置
1.教务概况
民初河北中等师范学校大多教育体系不太完善,但直隶第三师范学堂有着完备的管理组织和课程设置。据校志记载,学校设校长一名,总理全校教务。校长下设文牍处与书记处,帮助校长处理日常文件并负责各项文件的管理收发,同时成立由校长担任主席的校务会议,每学期开会一次到两次,由校长和全体教员讨论全校一切大事宜。学校设有训育指导委员会和经费稽核委员会,分别负责指导学生修养活动和学校账目的核算与稽查。在校务会议之下设有事务课,训育课,教务课三科,事务课主管会计事务和日常杂务,训育课主管学生训育和卫生,教务课主管学校的仪器,图书,体育活动。同时,学校还设有学科会议,事务会议,训育会议,教务会议分别讨论议定学校的各项事宜。
2.课程设置
作为冀东地区师范教育领头羊,滦县师范有非常完整丰富的课程。学校总纲规定,严格训练青年身心,养成小学健全师资之场所,对学生实行下列训练:
a.锻炼强身健体
b.陶冶道德品质
c.培养民族文化
d.充实科学知能
e.养成勤劳习惯
f.启发研究儿童教育之兴趣
g.培养终身服务教育之精神
在课程设置方面,师范班有公民,体育,军事训练(女生学习看护),卫生,国文,算学,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伦理,劳作,美术,音乐,教育心理,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教育测验及统计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去附属小学进行实习。初级中学还设有英语,植物,动物等课程。同时规定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每人定为二十三次,包括行政,训育,教学,三项。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为了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学校不仅注重文化学习,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格外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良学生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日常生活方面,起居动作要严守纪律,饮食习惯要简约,制服要做到整洁质朴,遵守定制,做事要勤勉有恒,遇到困难要劳怨不辞,交际必须注重信义,庄重谦和。学校定期会举办一些集会,班级会等团体活动,帮助学生锻炼做事能力,培养团体精神。
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活动,除日常的体育课之外,专门组织了许多体育活动,包括球类运动,个人与团体游戏,田径运动,舞蹈式体操,同时定期举办体育比赛,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体育考察,“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得令其退学,但须经教务会议之评议,由校长决定之”。
(三)训育概况与事务概况
1.训育概况
学校以“诚勇”为校训,“造就师资,以道德高尚,学识充足为其礼,体格健全,做事勇敢为其用,故校训定为诚勇”。目的是以“最适宜之科学教育,及最严格之身心训练,养成一般国民道德上,学术上健全之师资”。为此,学校设置了一套逊于实施标准:第一,采用严格主义,使学生受到严格训练,尊重道德,恪守纪律,达到自立立人的境地。第二,施行感化训练,全校教职工以身作则,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化。第三,培养纯洁的理智。对于学生的思想,予以科学之训练,遇事以客观的态度,分析的方法,施以理智的判断。第四,培养艺术的兴趣。第五,训练团体生活,以养成协力合作之习惯。第六,养成劳动的习惯,除劳作课程外,定有劳动实习,校内整理,清洁,学校附近修路,造林,及其他服务社会事项。“令学生养成动事操作,习惯成性”。
2.事务概况
学校有严格的办事原则,滦县师范学校校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a.计划要周详,凡购置物品,必求坚固耐用,建筑方面,必求工坚料实
b.工作要敏捷,一切事项,今日事要今日做,不许延缓
c.手续要清楚,校款之支付,商号之款项,皆须按一定手续,并填注经手人及事由
d.处事要和平,对于校内教师学生夫役及校外商号贩夫等言语态度,均须力求和平
e.效率的增大,购买一切物品及建筑,必期用款少而收效大。
学校的兴办与维持需要大量的经费,但“此校的位置属于军事和交通上的重要之地,前后多次遭受战争的毁坏,创剧痛深之余,力图补救,挽入正规,使悉依理想标准以进行,殊非易易。数年以来,尽力经营,得复旧观”。经费的来源格外重要,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学校的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的拨款,“由滦县县政府按月拨付,作为抵解省款”,[6]有一小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学费与体育图书费,抵作学校的经费。
综上,开设国文,经史等科目,一方面注重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外语有利于与时代接轨;数理化等课程体现注重实践能力,美术,音乐等课程重视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不同学制和修业的标准体现教育思想的多元化。男子学习军事,女子学习卫生看护,体现了课程设置是以当时社会背景考虑,根据男女双方在当时环境与社会上的角色和传统经济发展状态来制定的。
(四)河北中等师范教育的特点
清末民初,河北地区中等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顺应时代的结果,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有其自身的特点。
机构设置的高效性。成立校务会议为全校最高机构,校长为校务会议主席,一方面可以保证校长权威,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校长总揽大权,真正做到民主决策。同时实行教学与行政分开管理的模式, 设立专门的经费核实委员会,保证学校的经费能够有效利用,避免出现贪赃枉法等情况。每个机构都各尽其职,有效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
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滦县师范作为冀东地区第一所近代化学校,除了传统的修身,读经,国文等文化课程,又开设外语,数学,化学等学习西方文化技术的课程,同时设有美术,手工,音乐,体育等课程,在全面提高学生文化与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与道德节操。新课程的开设,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学校的办学宗旨虽然让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西方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想已经很大程度上渗入到了学校的教育中,西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课程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立命之本,既可以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可以掌握西方的新思想,新技术,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滦县师范的教育概况

下一篇: 滦县师范的教育概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