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冀东革命基地与人才的摇篮
 
更新日期:2020-01-03   来源:教育与考试   浏览次数:29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革命斗争经历作为冀东地区第一所近代化师范院校,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1年12月31日,清新军第二十师七十九团在古城滦州发动了震惊清廷的

 
(一)革命斗争经历
作为冀东地区第一所近代化师范院校,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1年12月31日,清新军第二十师七十九团在古城滦州发动了震惊清廷的滦州起义,建立“中华民国北方军政府”。通电全国,照会列强,发表文告,与全国各地相呼应,最终埋葬了清王朝。这是两千年封建专制下,中国北方的第一道共和曙光。直隶三师是这场起义的大本营。
直隶三师是“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又是“中华民国北方军政府”早期所在地。在这里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策划起义部署。该校师生曾与电报学校及居民联络开会,宣传革命,参加卫生队等;军政府在这里抄写起义通电,致袁世凯、伍廷芳、各国领事馆、各报馆电文及《反清檄文》。在这里撰抄大量起义文告,广为张贴;接待外国代表及外地来宾;这里曾指挥平叛并作出进军津京的决策,滦师是北方辛亥革命的“举义之圣地”。
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刘作垣、王式曾、唐名时、杨玉安等组织救国会、演讲团,号召“还我河山”,“抵制日货”,因而被开除10人。学生裴文中挺身而出,联合其他学生罢课,并发表宣言,“学生受国家栽培,当兹外患,孔亟尤宜,勉竭绵薄,略申义愤,敝校自前学期组织救国团与他校一致行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略申正义,自甘流血,何当不法?”最后迫使省厅通报申饬了校长牛宝善,取消了开除决定。
(二)党组织在滦师的建立
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滦师的中共党组织,成为冀东地区最早建立中共党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的学校之一。1925年暑假后,因校舍被军阀部队占据,学生王大中等人去乐亭中学借读,在乐亭中学建立中共滦县支部,书记秦芝,是为中共滦县建党之始。
1926年8月,学校复课,在乐亭县中学借读的学生相继回到滦县,中共滦县支部迁到滦县城内,到1927年7月,全县已有共产党员16名。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参加了历次革命斗争,并有3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学校革命史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三)部分学生的革命历程
历经战争与革命活动的同时,学校也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部分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推动了革命的运动的发展。
陈富轩,1929年考入滦县师范,他从这里真正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滦县师范早就有地下党活动,国民党当局也有所警觉,经常派警察监视,时常有进步学生被抓捕。这些现实对陈富轩触动很大,激发起他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曾写了一篇题为《乞丐》的文章,无情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达了朴素的阶级感情,由于这篇文章感情充沛,文字流畅,被选为范文登在校刊上,流传于校内外。以后,陈富轩又不断受到党的影响和教育,懂得了越来越多的革命道理,思想日趋成熟,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陈富轩从滦县师范毕业,先后在遵化县龙泉寺完小、蓟县龙山学校以教书做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富轩和马力、徐智甫一起在太平庄秘密组建抗日救国会,吸收王文和一批进步青年入会。1938年4月4日,陈富轩抵盘山参加了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抗日武装暴动筹备会议。会后,他立即返回蓟县东部,遵化西部,积极地做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在石门、闻马庄、鹿角河一带发展救国会员,并组织参加了6月20日夏德元、赵合领导的六、九甲民团起义。他还积极争取石门一个姓陈的巡官,使其参加了抗日。1940年3月22日,已任遵化县委组织部长的陈富轩,在遵化康庄子遇到800多日伪军包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壮烈殉国,时年27岁。
吴绍周,字行常,号默生。1941年5月29日生于滦县司各庄镇吴庄。1931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属滦县师范学校)于1935年7月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吴绍周在学校组织并参加了“法律研究会”。“七七”事变后,他与高培之着手组织地下武装活动。1938年7月16日,吴绍周参加抗日暴动,任抗联十四总队政治主任。1938年10月,在向平西转移的途中被日伪军包围,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直至壮烈牺牲。
杨秀峰,中国现代教育家,河北迁安人。从河北滦师毕业后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深造,学业完成后在江西、河北、北京等地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任教。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0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留法学生和华侨反帝同盟组织,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1931年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辗转比利时、德国和英国,参加当地共产党中国语言组工作,随后到苏联学习。1934年回国后以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在平津教育界从事抗日统战工作,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并亲自领导和组织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爱国大游行。被誉为“红色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戎,带领平津爱国学生组建冀西抗日游击队,任司令员。1938年任河北抗战学院院长,培养了大批抗日骨干力量。1941年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创办了许多干部学校。他为发展、改革和提高人民教育事业、逐步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可以看出,河北滦师不仅是革命中的排头兵,而且成为了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大批优秀人才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冀东革命基地与人才的摇篮

下一篇: 冀东革命基地与人才的摇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