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训诂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重构
 
更新日期:2020-01-08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浏览次数:2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传统的训诂学教学往往是教师专注于知识点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课、做笔记。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但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

 
传统的训诂学教学往往是教师专注于知识点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课、做笔记。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但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训诂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重构,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新的教学观念重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尔·富兰指出,“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传统的训诂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内容选择、过程设计等),教师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随着网络在线学习的广泛流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替代。“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模式,而这类教学观念则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学,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教。鉴于此,一种融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模式便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无疑是对传统训诂学教学的一种重构。比如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的“章黄国学”微信公众号,“章黄国学”经典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章黄讲堂”推送章太炎《论国学之大体》、《黄侃先生治学语录》(黄焯记,黄侃讲)、陆宗达《一切学术文学以训诂为址基》、王宁《打破学科壁垒培养通儒人才》等论著。此外,还有古史趣谈、说文解字、国学师说、名家讲坛等栏目。“章黄国学”的新潮栏目图文并茂,十分有趣,如国学漫画(《孔子曰》等)、今史记(《朴槿惠世家》、《杨振宁列传》、《郭德纲列传》、《莫言列传》等)。训诂学课程新的混合式教学观念重构,强调学与教并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结合。“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观念,改变了训诂学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新的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师生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操作规则和程序。教学方法采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训诂学课堂上,若授课教师单纯地讲解、或板书,或辅之以PPT,学生边聆听边做笔记,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厌学或枯燥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训诂学教学方法势必作如下调整: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训诂学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内容相对较为枯燥、难懂,而现代教育技术为训诂学教学提供了便利。比如:讲到训诂学形训时,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2019年1月11日,国家语委重大项目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比如“典”字,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至楷书的不同形体变化。再如:讲解训诂学声训时,涉及到音韵学,而音韵学更是被视为“绝学”。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声频资料,给学生展示现代人对古音的拟音,上古音朗读《诗经•关雎》、中古音朗读《将进酒》等音频资料。学生切实听到古代语音的发音,对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授课模式上,将授课、组织讲座、收看视频以及实践课结合起来。教材是静止的,教学是动态的,讲课时应注意随时吸收海内外专家在科研上的新成果。比如:介绍王宁教授主持下的“甲骨文、小篆字库”、《超文本<说文解字>教学科研系统软件》等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最新科研成果。除正常授课外,授课教师可以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一些与训诂学相关的专题讲座,如音韵、文字、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的讲座。组织学生收看专题纪录片(如组织学生收看央视7集专题纪录片《史说汉字》)或网络视频课(如王宁教授在国图公开课《汉字余中华文化》系列讲座、《训诂学与字词考据》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的郭芹纳教授《训诂学》讲座)。此外,增加实践课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学校图书馆的古籍室,观摩古籍,影印古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训诂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训诂学新的教学方法重构,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时代感;同时,授课模式多样化,旨在培养学生对训诂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训诂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重构

下一篇: “训诂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重构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