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汉字美学”的研究角度
 
更新日期:2020-01-08   来源:现代哲学   浏览次数:24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字例溯源法字例溯源的方法由来已久,中国国学经典遗留下了异常丰富而珍贵的遗产,这一理论资源经由近代的甲骨文补充,再由西方语言学理论进行梳理,

 
1.字例溯源法
字例溯源的方法由来已久,中国国学经典遗留下了异常丰富而珍贵的遗产,这一理论资源经由近代的甲骨文补充,再由西方语言学理论进行梳理,如今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汉字美学的当代阐释,往往着力于将这三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若干汉字实例进行历史耙梳,逐渐整理出它们的审美维度来。在将汉字与甲骨文进行融合的尝试中,具体的汉字往往被看作是一例例神话原型,由其字体字形的演变,可窥见中国人审美文化的演化过程,如陈寅恪所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研究切口,当我们将一个汉字当作一个图腾符号来理解的时候,它的神话象征意义与文字表达意义往往能够达成一种微妙的契合,在理论阐释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关于字例溯源法的代表性著作有祁志祥《汉字训诂与中国美学》,杨爱姣《汉字与审美》,朱崇才《汉字美学研究刍议》等。

2.音形义结合法
音、形、义是汉字的基本研究范畴,是其区别于拼音文字的独特面相呈现,也是最容易引起研究者注意的形态特点,其研究方法一般采取“形态阐释与文化溯源”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拆解和文化辨析,另一方面从文献角度对文字的迁移与变异进行源流梳理。这种方法拥有显明易懂的优点,不但可以帮助读者迅速进入这个论域,明白这个理论方向的主要问题与关注重点,还能根据汉字的演进过程灵活添加各种新的范畴与阐释逻辑,从而不断丰富理论的体量并完成一个庞大的阐释系统。但其缺点是容易偏向范畴的机械罗列,让汉字美学成为音、形、义三种属性的简单叠加,使本应深刻的思辨性与批判性流于自然形态的描述和陈列。
使用音形义结合法研究汉字系统的著作有王建忠《汉字美学浅谈》、朱崇才《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及意义》、骆冬青《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等。

3.图像分析法
图像分析法是一种当下非常时兴的研究方法,由于当代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与学科交叉的影响,图像作为一种感性认知的基础手段越来越容易成为一种哲学研究的起点,图像诉诸于视觉,而视觉源自人的眼睛,“看”作为人认识世界的最基础最普遍的形式而在学术世界里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表意文字诉诸于眼睛,拼音文字诉诸于声音,视觉认知先在于听觉认知,视觉是一种凌驾于听觉之上的霸权,因而汉字的美学意义在于复兴视觉的地位,是更具有优越性的符号系统。
从这种立场出发,为了奠定汉字的优越地位,人们只需援引一些关于视觉研究的成熟概念就可轻松实现,比如现象学领域的“本质直观”说,释家“现量”说,传统文论中的“物象”说等,将视觉研究置于形而上学的地位,就是汉字研究中“图像分析法”视域之下的文化逻辑。
持“图像分析法”来研究汉字美学的主要文献有潘先军、马叔骏的《论汉字的审美功能》;骆冬青的《图像先于声音——论汉字直觉美学的根本特质》;朱崇才《汉字之美》,《汉字图像还原与文学接受的一个缺环——以词学核心概念“雅”字为例》;黄仲山的《美学重构语境下图文关系的再思考》等。

4.传统研究角度的问题
目前汉字美学的研究面貌,是中国目前急剧增长的国家实力在文化表达过程中的一种亢进现象,中文学术领域里的价值评判和话语方式一直以来都在西方为主的路径框架中进行,这种话语压抑从“五四”时开始,到今天已持续了近一百年。而近年来中国的国家实力迅速增长,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自信,中国独有的“学术话语”被学界热切期盼,此时汉字美学的出现,自然极大地获得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热情,对西方话语传统的反叛姿态的本土表达借此东风呼之欲出。因此顺理成章的,这种新理论下言说方式也是中国化的、传统的,以“回归”为面貌的。
然学术话语并非“西方话语”,而是天下公器,对西方话语的反叛并非一定要以寻找新的学术话语为出路。尽管学界目前对汉字美学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但实际上可供挖掘的角度基本上已经穷尽,汉字作为一门语言,它不可能超越语言本身的范畴而对其它领域进行过多的僭越,它受制于考据资料的整理、思维理性的界限、意识形态的牵引、历史事件的扰动等等复杂的因素。
文字的意义与演化不仅与文化史有关,还与思想史有关,当当代学人力图还原并抢着建构一个全新的汉字理论大厦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也最玄奥的基础之面,它是潘多拉的魔盒,是汉字研究无法回避的初梦,也是一种独立于表音文字体系的表意文字所特有的形而上学系统。回避这套系统的汉字美学研究注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归其特征,乃是当代汉字研究体系并未触及到“存在”的高度,其关注点永远只聚焦于汉语表意形式和汉字形态辨疏的表浅层面,以一种浮皮潦草又急功近利的方式在汉语语义的搭建问题上讨分晓。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汉字美学”的研究角度

下一篇: “汉字美学”的研究角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