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近年来,沈阳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13-2017年期间的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稳步提高,去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增长速度超出同期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尽管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规模来看仍然存在总量规模偏小和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截止2017年底,北京、上海的第三产业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分别达到81%和6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2%和86%。与之相比,同期沈阳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均不足60%。
(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不足。
沈阳是东北工业重镇,长期以来凭借工业规模优势支撑劳动力人口就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分工细化,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分离出来成为以确保生产环节顺利进行为目的的现代服务业主体,其对就业人数的吸纳能力可以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就目前来看,沈阳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偏弱,从业人员所占的就业人口比重不高。从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结构来看,存在着结构发展的不平衡。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其它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金融业的这一发展态势体现出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投、融资的旺盛需求,进而激发了金融行业服务功能的强化。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等知识密集型行业,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企业规模、单位数量和就业人数都具有巨大的潜力空间。
(三)技术研发的市场服务能力偏弱
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着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开发、人力资源供给,辅助企业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职能,其研发成果能否得到充分的市场转化是决定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现阶段,沈阳地区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科技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导致各级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孤立运行,不能形成高效的创新网络空间;二是缺乏人力资本的有效流动机制。沈阳地区并不缺少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阻碍了人才及技术实现市场化价值; 三是缺乏能够提供针对性服务的企业孵化器。截止2018年5月,沈阳地区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已达113家,在孵企业2000余家,数量上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由于不能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孵化器在服务功能和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体制性障碍
体制性障碍一直是困扰沈阳地区乃至辽宁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和行业垄断两个方面。2017年,服务业总体投资额为1157.34亿元,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28.19亿元,占总投资的28.4%,港澳台外商投资160.89亿元,占比为13.9%,民营资本投资668.26亿元,比重为57.7%。与2016年和2015年相比,国有经济投资分别增长3.5%和11.5%,外商投资分别增长0.2%和2.5%,民营资本比重分别回落3.7%和12.3% 。但其中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较高主要是受房地产业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某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准入门槛较高,特别是金融、保险、咨询、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机构的进入数量明显偏低。生产性服务业缺乏竞争,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直接结果是导致行业垄断,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数量,制约行业发展。
(五)区域与行业发展不平衡
受整体区域经济结构影响,沈阳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城区强、周边弱”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在大沈阳建设战略的带动下,康平、法库、辽中、新民等地的投资增幅提升明显,但从投资总量上看,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和市内城区的投资规模依然占有绝对优势,从投资方向上看,软件、信息、金融、房地产仍然是投资热点。区域性物流、金融中心还未形成,缺少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服务业整体水平差距较大,制约沈阳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向高端产业链上升的速度,不利于提升沈阳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