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图书馆作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参与试点单位,经过6年的整理,初步统计馆藏民国文献总藏量为40000余种、80000余册,其中地方文献中文图书1146册、日文图书2166册、俄文图书387册;中文报纸5种;地图200余幅;缩微胶片105种,1368卷,其他档案等文献若干。由于条件限制民国时期的外文图书及连续出版物等文献暂未做细致整理,以下仅针对民国地方文献中的中文图书进行阐述。
1. 藏量及保存现状
目前发现的馆藏民国时期黑龙江区域地方文献800余种,1146册。内容丰富、领域广泛,涵盖《民国文献类编》中社会、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教育、文化艺术、历史地理、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等全部十大分类。以历史、政治、社会和科学技术类藏量较高,历史类比重最大,约占15%以上。装帧形式多样,其中平装(洋装)约占85%,部分精装,线装、包背装、蝴蝶装、册页装等古籍装帧方式也有发现。印刷方面,90%为双面铅印本,少量刻本、石印本、复印本、影印本、油印本和手抄本。版本方面以初版本为主,另有土纸本、毛边本、签名本、藏书票本等多种类型。因民国时期不完善的机械造纸和印刷技术,再加上2012年前没有进行有效地保护,馆藏民国文献全部呈现发黄老化现象,翻动掉渣,部分图书破损严重,书脊断裂,一碰即碎,所幸虫蛀等生物破坏极少。这部分文献按装帧形式分存于两个库房,线装等古籍装帧形式文献存于古籍书库,平装等现代装帧形式文献存于民国文献书库。古籍书库严格按照国家《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GB/T30227-2013)建设使用。民国书库保存也参考了《民国文献库房建设现行技术标准与要求》,但与其他建国后文献混存,整体保存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收藏源流
1954年原黑龙江省与原松江省合并为现行的黑龙江省,省会改设在哈尔滨市,原黑龙江省图书馆更名为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新的黑龙江省图书馆于1962年在哈尔滨市开放使用,所有文献资源均为重新建设。民国时期地方文献因无继承,所以来源相对复杂,但通过藏书章、题赠等信息可以看出馆藏主要来自调配、转移、捐赠和复制等渠道。
3. 特色馆藏
3.1地方志书
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民国时期东北时局不稳,战事不断,但由于政府鼓励和督促,又有诸如修志名家朱衣点、史学家魏声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为地方志的纂修留下了丰硕的成果。馆藏民国时期地方志图书200余种。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省情、县情,为认识黑龙江地区的历史风貌、社会发展等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依据。其中具有代表的有《黑龙江志稿》,六十二卷,首一卷,图一卷,附黑龙江大事志四卷,4函、32册,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铅印本,线装,保存较为完好。该书分地理志、经政志、物产志、财赋志、学校志、武备志、交涉志、交通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等12类。详细记录了黑龙江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情况。其他如《呼兰府志》、《吉林方正县志》、《海伦县势要览》、《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东三省畜产志》、《东省特别区十九年度教育年鉴》、《齐齐哈尔地方情形调查报告书》……不同体例的综合志、专业志、年鉴、调查报告等也颇具特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特色馆藏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