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秦昭王干嘛非要那块和氏璧,竟然许诺用十五城换?
学生普遍认为从之前学的《过秦论》来看,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就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可见秦国六代君王都是发愤图强,渴望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的。怎么会如此昏庸,贪恋一块宝石,愿意用十五座城去交换?
秦王果真喜欢和氏璧吗?文中说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王大喜,喜而传示美人和左右,左右高呼,这一系列的表演很有戏剧性,所以蔺相如在后文中说:“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如果秦王真爱和氏璧,当十分宝贝,传示美人还能说通,传示左右就有点草率了。左右高呼万岁,左右最懂秦王之心,得璧之后不说恭喜大王而呼万岁,胜利自豪之情充分显现。笔者认为这种胜利是外交上的胜利,秦王要的不是和氏璧,而在于试探和羞辱赵国,以显示秦国的大国威仪。一如明代钟惺在《史怀》中说:“秦数世以广土强国为务,岂有用十五城易一璧者! 开口已自不情,分明是一豪夺之举;亦欺赵之无人,观赵所以处此者何如耳。”
问题二:为什么秦王不杀了蔺相如?
学生认为从文中看秦王要夺璧杀蔺相如易如反掌,尤其提出为什么不包围“广成传”(蔺相如出使秦国住的宾馆),杀掉衣褐怀璧的仆从,夺璧,再以此为由杀掉蔺相如。不包围“广成传”进一步说明秦王并没有把小小的一块和氏璧放在心上。那秦王为什么不杀掉蔺相如呢?
原因一:杀不掉。细读文中的两处细节可知。第一处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关于“必”字的理解,一直都很有争议。安徽的葛徳洋老师进行了梳理与辨析认为“《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有两个‘必’字在语文课本的注解为‘一定,实在’,与之配套的教参以及杨伯峻、田树生两位先生编著的《文言常用虚词》一书对此也采用相同的解释。经辨析,这两个‘必’字解释为表因果关系的‘如果,假如’更为合适。”从文本翻译来说,似乎“如果”更通顺。但是从文本角度出发,“必”翻译为“一定”更好,一来呼应上文“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蔺相如审时度势怎会不知?二来“必”和“愿”呼应,从赵王和蔺相如的对话可知,蔺相如深知赵王的忧虑:和氏璧不可不给,但又怕白给。除了自己以外,没有谁能完成这个使命!这个“必”字可以说一字立骨,坚定的语气表现出蔺相如的胆识和自信,自荐的急切溢于言表,没有“如果”的委婉、推诿和卖关子,更显出他性格中的刚直,为后文“与璧俱碎于柱”做好张本,他的刚直让秦王不敢藐视于他,更是怕他真的破璧。第二处“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持璧”怎么拿?“却立”为什么要后退?“倚柱”为什么要倚柱?这三个动作值得细细揣摩。“持”的本意是本意是“拿着,握住”,不是小心翼翼地“捧”,也不是随手一拿的“操”(大王来何操?),应该是两只手紧紧地握住和氏璧。那么,是放在胸前呢?还是举过头顶?从文中相如的表现,他的目的在于要挟秦王,与秦王力争,所以对于“持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用两手紧紧握住璧,并举过头顶,以呼应后面的“怒发冲冠”。“却立”是后退,后退是为了“倚柱”,而倚柱是为了遮住自己的后背,防止秦王的军士从背后把他拿下,保护自己。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临危不乱,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秦王在这一刻确实杀不掉蔺相如。
原因二:不能杀,不敢杀。相如完璧归赵欺骗了秦王请求烹刑,左右想要引相如去,秦王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因一壁之故欺秦邪?”秦王的这段话透露出他的真实想法,他不愿意断绝秦赵之欢,他更害怕的是赵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欺秦国。这里面不是要不要得到和氏璧的问题,而是秦赵两国的邦交问题。秦国不愿意和赵国断交,甚至害怕赵国欺秦,更希望和赵国修好。这个疑问在这篇文章中难以得到答案。但是根据《史记》的互见法,细读《赵世家》中的相关内容“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与秦会中阳。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菑。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从中我们发现秦赵原来一直是联盟,共同攻打齐国,后来齐国派苏厉写信说服赵王撤军,所以赵王单方面撤军停止攻打齐国,秦王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件事之后。当时的秦国运用连衡之术而斗诸侯,齐、楚都是他的心腹大患,一方面秦国还不能和赵国断交,另一方面又想羞辱赵国,故而在外交上对赵国施压,渑池之会则是进一步在外交上的试探。
由此可见,秦王不杀蔺相如,是蔺相如的刚直智勇过人让秦王杀不掉,也是秦王出于客观形势所迫不敢杀的结果,这也解答了“为什么秦强赵弱,秦国进攻赵国,又要与赵国和好?”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文言文的字里行间在细节与历史的真实中寻找答案,学生在讨论与探究中逐渐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量,不夸大、不鄙视,对人物的评价由感觉走向思辨,由片面走向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