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马克思“前资本主义社会”论述中的多线性社会发展思想
 
更新日期:2020-01-13   来源:江汉论坛   浏览次数:56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写于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重要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主要是手稿,没有正式成书,但是理论界对其重要性的认定仅次于

 
写于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重要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主要是手稿,没有正式成书,但是理论界对其重要性的认定仅次于《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他将按照“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顺序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并且,“前资本主义社会”将会是他考察“资本”的一个重要主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讨论是连续性的,他在这些手稿中揭示了早期的氏族社会如何转变为阶级社会,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这些演变在亚洲的发展历程不同于西欧传统的发展路径。
首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存在多种的社会经济形态。他明确地写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并且,他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虽然从字面而言,马克思“大体说来”只提及四种社会经济形态,但是马克思意图通过这些文字“具体说来”是六种社会经济形态,它们分别是早期无组织的社会经济形态、亚细亚的社会经济形态、古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在引文中既暗示一种先于(或不同于)亚细亚的原始的无组织形式的过去,亦暗示了一个取代(或不同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的未来。毋庸置疑,在这些社会经济形态中,“亚细亚的社会经济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因为在十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及亚细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的是一种典型的西欧社会发展模式:从早期无国家的氏族社会,到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到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它的征服者——社会主义社会。然而,此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亚细亚的社会经济形态,他们无疑在原有的传统的解读之外暗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社会发展模式仅仅是典型的西欧社会发展模式,而不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定式。
其次,但其实却是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的认定是中立的,“亚细亚的社会经济形态”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指出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组织和财产关系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私人所有制”,它们多采用“公共所有制”。他在手稿中详细地列举了三种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和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在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中,早期的氏族群体多以畜牧业或游牧业为主,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是一种相对稳定且互通互助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他们倡导公共所有制。例如,他们的土地所有制是公共所有制,而土地在当时是社会生产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马克思写道:“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并不是共同占有(暂时的)和利用土地的结果,而是其前提”。再者,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地位仅次于土地的手工业也是采取公共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一直延续到后期逐步兴起的小作坊。对此马克思明确地写道:“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而在当时占有土地和多种生产资料的“唯一的所有者”是专制制度中的君主,仅就这一点而言,此时的公共所有制毋庸置疑地是一种专制的形式。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普通民众在这种专制形式中并不直接拥有财产,但是这种采用公共所有制的社会生产模式(或者说“公社”中)包含着再生产所需要的多种条件。换言之,“共同劳动”在这种生产形式中的意义远远大于财产的“公共所有”。由此可见,这种公共所有制形式可以是专制的,但是也可能是民主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马克思“前资本主义社会”论述中的多线性社会发展思想

下一篇: 马克思“前资本主义社会”论述中的多线性社会发展思想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